志学网
搜索

2024卫生资格口腔正畸中级职称每日一练强化练习(09月10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09-10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15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卫生资格口腔正畸中级职称每日一练强化练习(09月10日)相关信息,更多2024卫生资格口腔正畸中级职称每日一练强化练习(09月10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影响口腔pH的因素不包括

A. 牙石
B. 牙菌斑
C. 唾液的缓冲能力
D. 摄入食物的种类
E. 细菌发酵碳水化合物


2. [单选题]牙周基础治疗后牙龈增生仍明显采取的术式是

A.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骨术
B. 牙冠延长术
C. 根向复位瓣术
D. 截根术
E. 牙龈切除术


3. [单选题]患者,男.68岁,牙列缺失,正中关系位(centric relation position)时,上颌严重前突,在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时,正确的排牙方法是

A. 将上前牙排拥挤一些
B. 选用较上颌牙大一型号的下前牙
C. 对上前牙进行减数排列
D. 上前牙略向唇侧,下前牙略向舌侧
E. 上前牙略向舌侧,下前牙略向唇侧


4. [单选题]狭义的咀嚼肌是指

A. 颞肌、二腹肌、翼内肌、翼外肌
B. 颞肌、二腹肌、翼内肌、咬肌
C. 颞肌、下颌舌骨肌、翼内肌、翼外肌
D. 二腹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
E. 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


5. [单选题]形成舌骨大角和舌骨体下部的软骨来自于( )

A. 第一鳃弓
B. 第一鳃沟
C. 第二鳃弓
D. 第二鳃沟
E. 第三鳃弓


6.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个别牙错位的是

A. 牙列拥挤
B. 低位牙
C. 腭向错位牙
D. 近中错位牙
E. 易位牙


7. [单选题]下列不适应Crozat矫治器的是

A. 个别错位牙的矫治
B. 牙弓轻度拥挤
C. 扩大牙弓
D. 修复前的正畸矫治
E. 多数牙齿严重错位


8. [单选题]从上颌侧切牙的远中逐渐转向后端,使前牙所联成的牙列较圆,这种牙列的形态是

A. 方圆形
B. 卵圆形
C. 尖圆形
D. 方形
E. 混合形


9. [单选题]乳牙根尖周炎常出现瘘管的原因是

A. 儿童患龋率高,症状不明显
B. 患儿不易合作,治疗不彻底
C. 乳牙根分歧大,髓室底薄
D. 病变进展快和牙槽骨疏松
E. 牙龈上皮(gingival epithelium)薄,角化差,固有层疏松


10. [单选题]可导致牙根进行性吸收的正畸力为

A. 过大的矫治力
B. 持续轻力
C. 较大矫治力持续时间过长
D. A+B+C
E. A+C


11. [单选题]不符合上颌骨的生长发育特性的是

A. 上颌骨主要由前颌骨和上颌本体两部分组成
B. 上颌骨的唇侧增生新骨,舌侧吸收陈骨
C. 上颌骨的宽度增长较慢,从婴儿到成人,宽度增长仅1.6倍
D. 上颌骨高度的增加大部分是因牙齿的萌出和牙槽的表面增生新骨而得
E. 由于髁状突随颞凹同时向侧方生长,可使上颌骨宽度增加


12. [单选题]下列关于拔牙矫治的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保守原则,可拔牙不拔时尽量不拔牙
B. 尽可能拔除病牙原则
C. 对称性拔牙原则
D. 补偿性拔牙原则
E. 尽可能拔除错位最严重牙原则


13. [单选题]哪一解剖结构将腮腺分为深叶和浅叶

A. 面横动脉
B. 腮腺导管
C. 颈外动脉
D. 面神经
E. 面后静脉


14. [单选题]关于牙周炎的特异性菌群学说主要观点认为

A. 牙周炎是一种机会性感染,即菌群失调的观点
B. 牙周炎是由于宿主抵抗力降低所致
C. 不同类型的牙周病由不同的特异性细菌所致,强调菌斑细菌的性质
D. 牙周炎是由非特异性的口腔菌群混合感染所致,与菌斑的量密切相关(closely related)
E. 牙周炎是由非特异性的口腔群菌混合感染所致,与细菌的毒力密切相关(closely related)


15. [单选题]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常见于

A. 扁平苔藓、红斑狼疮
B. 扁平苔藓、白斑
C. 白斑、红斑
D. 红斑、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E. 红斑狼疮、天疱疮


16. [单选题]乳牙列存在着生理间隙,其中灵长间隙位于

A. 上颌的C与D之间
B. 下颌的B与C之间
C. 上颌的B与C之间
D. 下颌的D与E之间
E. 上颌的D与E之间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74jjzl.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