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4卫生输血技术(副高)加血提分每日一练(12月20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12-20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80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卫生输血技术(副高)加血提分每日一练(12月20日)相关信息,更多2024卫生输血技术(副高)加血提分每日一练(12月20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面哪一项不是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过程的注意事项

A. 血浆分离、甘油化和洗涤过程均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 甘油化时要严格控制溶液的注入速度
C.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容量为200ml±10%或400ml±10%
D. 解冻后红细胞悬液,储存在2~6℃
E. 洗涤时要严格控制溶液的注入速度


2. [单选题]控制ABO血型鉴定检测能力,不正确的观点是

A. 控制抗-A的检测能力是使用A型试剂红细胞作为阳性对照
B. 控制抗-A的检测能力是使用B型试剂红细胞作为阴性对照
C. 控制抗-A的检测能力是使用O型试剂红细胞作为阴性对照
D. 控制抗-B的检测能力是使用B型试剂红细胞作为阳性对照
E. 控制抗-B的检测能力是使用A型试剂红细胞作为阴性对照


3. [单选题]正常成人血浆容量估计有

A. 60ml/kg体重
B. 50ml/kg体重
C. 40ml/kg体重
D. 30ml/kg体重
E. 20ml/kg体重


4. [单选题]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类型是

A. 急性原粒细胞白血病
B.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D.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5. [单选题]输血科和血库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室工作的核心是

A. 建立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临床合理用血
B. 负责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根据血站供血的预警信息和医院的血液库存情况协调临床用血
C. 负责血液预订、入库、储存、发放工作
D. 负责输血相关免疫血液学检测
E. 参与推动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


6. [单选题]以下哪一种不属于心肌细胞生理特征

A. 自律性
B. 传导性
C. 兴奋性
D. 双向性
E. 收缩性


7. [单选题]一位献血者刚刚去某地旅游,恰巧该地区暴发疟疾,但他本人并未感染就离开此地,则该献血者

A. 将被延期献血
B. 将永不能献血
C. 可以现在献血
D. 检查无病后可以献血
E. 化验合格就可以献血


8. [单选题]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可认为

A. 暴露与该病有因果关系
B. 暴露是该病的原因
C. 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
D. 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
E. 该病与暴露无关


9. [单选题]不需要做ABO反定型的人群是

A. 新生儿
B. 幼儿
C. 孕妇
D. 血液病患者
E. 70岁以上老年人


10. [单选题]转换式采血法储存的血液已达多长时间

A. 17天
B. 21天
C. 14天
D. 7天
E. 3天


11. [单选题]淋巴细胞的相对密度为

A. 1.030~1.060
B. 1.050~1.078
C. 1.080~1.095
D. 1.090~1.111
E. 1.025~1.030


12. [单选题]“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变化不定的分量,它时大时小、时正时负、不可预知”这是属于哪种误差

A. 系统误差
B. 方法误差
C. 随机误差
D. 恒定误差
E. 总误差


13. [单选题]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
B. 免疫自稳
C. 免疫耐受
D. 免疫防御
E. 免疫识别


14. [单选题]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应在采血后何时内进行

A. 2小时
B. 4小时
C. 8小时
D. 12小时
E. 24小时


15. [单选题]依据相关规定(relevant regulations)和要求,正确的做法是

A. 献血场所每个采血工作位应有统一的采血、留样、记录、贴标签的操作设施
B. 血液采集过程中不必将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均匀,血液采集量应采用称量方法加以控制
C. 以自愿无偿的低危人群作为征募对象,确保献血者教育、动员和招募工作的实效性,鼓励自愿定期无偿献血
D. 献血者征询体检区能对献血者进行征询和正确体检,以判定献血者是否可以献血
E. 采血结束时,不必再核查献血者身份、血袋、血液标本和相关记录


16. [单选题]冷沉淀的保存温度应不高于-18℃,保存期为

A. 自采集日起6个月
B. 自采集日起12个月
C. 自制备日起6个月
D. 自制备日起12个月
E. 自采集日起18个月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74wg37.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