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正确答案:CDEF。A.夏季河豚鱼中含毒素最多 B.河豚毒素100℃60分钟才能破坏 C.河豚鱼中毒发病急剧而剧烈 D.河豚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可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传导 E.一旦发现河豚鱼中毒,必须迅速进行抢救,以催吐、洗胃和导泻为主 F.最有效预防河豚鱼中毒的方法是禁止出售河豚 更多卫生毒理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填空题] 1995年11月11日甲某在某市一个体户乙某摊贩的饮食店里就餐,吃了一条鱼两碗饭。当时就觉得鱼味鲜美,但是吃下不到5分钟便感到手指和口唇麻木,于是没有再吃饭就回家,下午甲某呕吐不止,手脚麻木行动不便,言语模糊。于是甲的家人将他送往医院急诊。经医院医生询问,才知道甲某中午吃了鱼,结合病情,医生认定甲某吃了有毒的鱼以后引起食物中毒。经过抢救,甲某于14日病愈出院。甲某认为自己系食用乙某饮食店卖的鱼中毒住院,要求乙某承担全部医疗费365元,并支付营养费853元,交通费62元,合计1, 271元。
提示:江浙一带民间流传一句俗话。拼死吃河豚,可见该鱼味美诱人,食之却要冒生命危险(life hazard)。有关河豚的正确说法有
A. 夏季河豚鱼中含毒素最多
B. 河豚毒素100℃60分钟才能破坏
C. 河豚鱼中毒发病急剧而剧烈
D. 河豚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可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传导
E. 一旦发现河豚鱼中毒,必须迅速进行抢救,以催吐、洗胃和导泻为主
F. 最有效预防河豚鱼中毒的方法是禁止出售河豚
2. [单选题]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 实验室方法
B. 临床诊治方法
C. 现场调查与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的研究方法
D. 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
E. 统计学方法
3. [单选题]从流行病学研究预防措施内容来看,下列哪个说法更全面
A. 研究和评价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
B. 研究和评价管理传染源的措施
C. 研究和评价预防对策和措施
D. 研究和评价提高人群免疫力的措施
E. 研究和评价流行病学实验的效果
4. [单选题]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的主要缺点为
A. 不能作为高效消毒剂使用
B. 杀微生物作用时间慢
C. 消毒后分解产物有毒
D. 消毒后有残留毒性
E. 对消毒物品有腐蚀性
5. [单选题]咯血的病变部位在(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6. [单选题]恶性肿瘤进行化疗常可引起骨髓抑制,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治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益气养血
B. 疏肝理气
C. 扶正
D. 滋补肝肾
E. 健脾和胃
7. [单选题]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 )
A. 热邪壅肺
B. 胃热亢盛
C. 肝胆火盛
D. 阴虚内热
E. 气血两虚
8. [单选题]下列属于选择偏倚的是
A. 诊断怀疑偏倚
B. 暴露怀疑偏倚
C. 入院率偏倚
D. 时间效应偏倚
E. 失访偏倚
9. [单选题]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
B. 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
C. 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
D. 在分析阶段(analysis phase)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E. 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