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12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39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BE。A.长春瑞滨 B.吉西他滨 C.紫杉醇 D.多烯他赛 E.培养曲塞 更多肿瘤放射治疗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填空题]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 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 患者既往无吸烟史。

患者于2006年2月至7月,若采用GP方案一线化疗后还可考虑下列哪些化疗药物维持治疗

A. 长春瑞滨
B. 吉西他滨
C. 紫杉醇
D. 多烯他赛
E. 培养曲塞


2.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肿瘤分化标志?( )

A. AFP
B. CEA
C. 酸性磷酸酶
D. 碱性磷酸酶
E. 乳酸脱氧酶


3. [单选题]肿瘤细胞中物质代谢的异常主要是由某种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这种物质是( )

A. 胆固醇
B. 酶
C. 糖
D. 甘油三酯
E. 激素


4. [多选题]患者35岁,诊断宫颈原位癌,可选择下列哪些治疗 ( )

A. 治疗性锥切
B. 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
C. 子宫全切
D. 放射治疗
E. 宫颈激光或微波治疗


5. [多选题]关于癌症患者的症状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癌症患者恶心呕吐的病因及诱因多种多样,延髓呕吐中枢的传入兴奋增加是恶心呕吐产生的主要原因
B. 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需要医护根据患者是否有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改变以及鼻翼扇动、发绀、端坐呼吸等临床表现来判断
C. 谵妄为认知障碍性疾病,需及时识别,防止漏诊。其临床表现包括:①意识障碍伴注意力的集中、维持与转换异常;②认知改变或感觉功能减低或进展性痴呆;③短期内病症进展,一天内可有波动;④病史、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全身性疾病引发的生理学异常可直接导致上述症状
D. 高剂量孕酮如甲羟孕酮和甲地孕酮是"金标准"药物,能够改善大约70%患者的食欲,同时增加患者肌肉力量
E. 癌症患者出现完全性肠梗阻(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时禁止使用吗啡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8e96r.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