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高级职称2024每日一练冲刺练习(09月19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09-19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65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高级职称2024每日一练冲刺练习(09月19日)相关信息,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高级职称2024每日一练冲刺练习(09月19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多选题]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核内复制的有

A. 疱疹病毒
B. 痘类病毒
C. 腺病毒
D. VZV病毒
E. 流感病毒


2. [单选题]我国流行的汉坦病毒是

A. 汉滩病毒,安第斯病毒
B. 汉城病毒,多布拉伐病毒
C. 汉城病毒,汉滩病毒
D. 图拉病毒,汉滩病毒
E. 辛诺柏病毒、普马拉病毒


3. [单选题]产气肠杆菌的IMViC试验结果为

A. ++――
B. -+-+
C. -++-
D. ――++
E. +-+-


4. [单选题]不动杆菌的生物学特征中"三阴"是指

A. DNA酶阴性,氧化酶试验阴性,动力阴性
B. 氧化酶试验阴性.动力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
C. 动力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DNA酶阴性
D. 氧化酶试验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DNA酶阴性
E. 氧化酶试验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凝固酶阴性


5. [单选题]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溶血素,是损伤细胞膜的毒素。其中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主要是

A. α溶素
B. γ溶素
C. β溶素
D. δ溶素
E. ε溶素


6. [单选题]有关"R质粒所致的耐药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耐药性不稳定
B. 含有一种或多种耐药基因
C. 主要通过接合方式在细菌间转移
D. 耐药性不易在异种细菌间转移
E. 与产生灭活酶、靶位改变等有关


7. [多选题]可经血传播的病毒有

A. HBV
B. HSV
C. EBV
D. CMV
E. VZV


8. [单选题]血平板上形成双溶血环的细菌是

A. 产气荚膜梭菌
B. 肉毒梭菌
C. 炭疽芽孢杆菌
D. 白喉棒状杆菌
E. 鼠疫耶氏菌


9. [单选题]肥达试验结果:伤寒沙门菌TO凝集效价为1:60;TH凝集效价为1:120;甲型副伤寒沙门菌H凝集效价为1:40;肖氏沙门菌H凝集效价为1:160;希氏沙门菌H凝集效价为1:40,该病人可能为

A.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
B. 肖氏沙门菌所致副伤寒
C. 伤寒
D. 回忆反应
E. 预防接种后


10. [单选题]下列细菌中为革兰阳性杆菌的是

A. 乳酸杆菌
B. 流感嗜血杆菌
C. 不动杆菌
D. 大肠杆菌
E. 军团菌


11. [单选题]溶血性链球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现象是

A. 先混浊后澄清
B. 澄清
C. 混浊
D. 沉淀
E. 形成菌膜


12. [单选题]下面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抗原成分位于病毒颗粒表面的VP4衣壳蛋白中
B. 当poliovirus处于高盐等可使其灭活的环境中时,病毒VP1蛋白脱落,从而失去生物学活性
C. Poliovirus对pH不敏感,在胃肠道中可耐受胃酸、蛋白酶和胆汁的作用
D. Poliovirus的自然宿主包括人类、猕猴、黑猩猩
E. Poliovirus在体外培养时,可在敏感细胞中迅速增殖,引起敏感的CPE,形成包涵体样病变


13. [单选题]处置肉毒中毒的关键环节是

A. 迅速隔离病人
B. 迅速给病人补液
C. 迅速给予镇定药物
D. 迅速给予抗菌药物
E. 迅速注射A、B、E三型多价抗毒素(antitoxin)


14. [单选题]编码为HIV衣壳蛋白的是

A. env基因
B. Pol基因
C. gag基因
D. vif基因
E. tat基因


15. [单选题]病毒标本长期保存的存放温度是

A. 4℃
B. 0℃
C. -20℃
D. -70℃
E. -196℃


16. [多选题]关于凝集反应,正确的陈述是

A.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凝集团块,称为凝集反应
B. 敏感度可达lμg/ml
C. 包括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
D. 间接凝集反应是将可溶性抗原包被在红细胞或乳胶颗粒表面与相应的抗体反应出现颗粒凝集的现象
E. 玻片凝集试验常用于定量测抗体,试管凝集试验常用于定性测抗原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92g471.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