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副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全科学(副高)考试考试试题(0AA)相关信息,更多2024副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全科学(副高)考试考试试题(0AA)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医学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受理医师执业注册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注册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的期限是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A. 10日内
B. 15日内
C. 30日内
D. 60日内
E. 90日内
2. [单选题]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中维护受试者利益指
A. 人体实验的危险应该是很小的
B. 人体实验的危险不能超过实验带来的利益
C. 人体实验应该是没有风险的
D. 人体实验应该以不损害人们的健康为前提
E. 人体实验应该预测到所有的风险和预期的价值
3. [单选题]危重昏迷病人经治疗后脱离危险,进入康复期,医患关系交往模式的类型将由
A. 主动-被动型转为指导-合作型
B. 主动-被动型转为共同参与型
C. 指导-合作型转为共同参与型
D. 指导-合作型转为主动-被动型
E. 共同参与型转为主动-被动型
4. [单选题]"一意孤行"说明
A. 意志的果断性差
B. 意志的自制性差
C. 意志的坚韧性差
D. 意志的目的性差
E. 意志的自觉性差
5. [单选题]下列对流行病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的学科
B. 预防医学的一门方法学
C. 研究常见痛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学科
D. 研究疾病与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学科
E. 只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学科
6. [单选题]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医疗机构的门诊与住院病历保存年限分别是
A. 10年;30年
B. 10年;15年
C. 15年;20年
D. 15年;30年
E. 10年;20年
7. [单选题]两名受试者接受了智力测验的测查后,智商均为85。其中一位是山区农民,结合他受教育程度和所处环境,考虑其智力基本正常;另一位是某大学教授,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则考虑他有大脑退行性病变的可能。这样的分析和判断是遵循心理测验的
A. 标准化原则
B. 保密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统一性原则
E. 针对性原则
8. [单选题]室内小气候的组成因素不包括
A. 气流
B. 气湿
C. 气温
D. 热辐射
E. 空气离子
9. [单选题]孕产妇死亡率的分母为
A. 人口总数
B. 女性人口数
C. 育龄妇女数
D. 年平均人口数
E. 年活产数
10. [单选题]下列关于糖原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逐个延长
B. 以1-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逐个延长
C. 以UDPG为原料逐个延长
D. 以葡萄糖为起始物逐个延长
E. 反应不需要任何引物即可延长
11. [单选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A.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医务人员疏忽而发生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
B.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医务人员过于自信而发生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
C.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医务人员技术原因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
D.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发生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
E.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
12. [单选题]在人类,嘌呤的主要分解产物是
A. 氨
B. 尿囊素
C. 次黄嘌呤
D. 尿素
E. 尿酸
13. [单选题]在哺乳期妇女从事的作业场所中不允许超过国家标准,除外的物质是
A. 锰
B. 二硫化碳
C. 氟
D. 甲醇
E. 有机氯化物
14. [单选题]引发胎儿畸形发生率明显增高的环境污染物是
A. 甲基汞
B. 沙利度胺(反应停)
C. 苯并(a)芘
D. 硫氧化物
E. 硫酸盐
15. [单选题]下面不是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的是
A. 横断面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生态学研究
D. 实验性研究
E. 队列研究
16. [单选题]在Meta分析中,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结果是否具有可合并性的统计方法是
A. 卡方检验
B. 方差分析
C. 正态性检验
D. 异质性检验
E. 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