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有( )。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3-01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76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BCD。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以上都不是 更多临床免疫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多选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有( )。

A. Ⅰ型超敏反应
B. Ⅱ型超敏反应
C. Ⅲ型超敏反应
D. Ⅳ型超敏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2. [单选题]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中照射偏振光和产生发射偏振光的波长分别是

A. 340nm和450nm
B. 485nm和525nm
C. 350nm和613nm
D. 480nm和660nm
E. 285nm和750nm


3. [多选题]下列关于血沉自动分析质控物的选择中,不符合(inconformity)要求的是

A. 新鲜人血,血沉值为15mm~105mm
B. 新鲜人血,血沉值为20mm~85mm
C. 陈旧人血,血沉值为15mm~105mm
D. 陈旧人血,血沉值为20mm~85mm
E. 人工模拟血,血沉值为20mm~85mm


4. [多选题]免疫分子包括( )。

A. 细胞黏附分子
B. 凝血因子
C. 细胞因子
D. 免疫球蛋白
E. CD分子


5. [单选题]厌氧芽孢梭菌能耐受恶劣环境条件(environmental condition)是因为有

A. 菌毛
B. 鞭毛
C. 荚膜
D. 芽孢
E. 内毒素


6. [单选题]对SLE的诊断价值极大,且提示病情活动的ANA荧光图形是( )。

A. 均质型
B. 斑点型
C. 核膜型
D. 核仁型
E. 胞质型


7. [单选题]产生ESBLs最常见的细菌是

A. 痢疾志贺菌
B. 肺炎链球菌
C.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阴沟肠杆菌


8. [单选题]免疫比浊分析的影响因素有

A. 抗原抗体比例
B. 抗体的质量
C. 伪浊度
D. 标准曲线制备与质量控制
E. 以上都是


9. [单选题]关于放射免疫分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敏感性高
B. 特异性高
C. 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性
D. 精密度高
E. 可测定小分子量物质,但不适于大分子量物质测定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9520ro.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