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3-18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68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A。A.免疫复合物致病 B.自身抗体致病 C.抗肾抗体致病 D.细胞免疫异常 E.细胞因子分泌异常 更多儿科主治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A. 免疫复合物致病
B. 自身抗体致病
C. 抗肾抗体致病
D. 细胞免疫异常
E. 细胞因子分泌异常


2. [单选题]I型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

A. 远端肾小管(distal renal tubular)泌氢障碍
B. 近端肾小管重吸收(tubular reabsorption)HCO-3障碍
C. 醛固酮分泌不足
D. 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
E. 肾小球滤过功能低下


3. [单选题](40~41题共用题干)

A. 女,14岁,因油腻饮食后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痛伴阵发性加重8小时入院。查体:体温 39.5℃,脉搏102次/分,血压110/70mmHg。皮肤、巩膜中度黄染。WBC17×109/L,中性 0.82,PT及Hb正常。
B. 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C. 鲜血便
D. 灰白色大便
E. 柏油样便
F. 脓血便
G. 蛋花汤样大便


4. [多选题]患儿6个月,腹泻20余天,近2天加重,每天10余次黄色稀水样便,口渴不明显,尿量极少。体检:体重5.5kg,精神萎靡,哭时无泪,皮肤弹性极差,眼窝及前囟明显凹陷,四肢末梢凉,脉细弱,血钠125mmol/L。应考虑诊断为()

A. 重度等渗性脱水
B. 中度低渗性脱水
C. 中度等渗性脱水
D. 重度低渗性脱水
E. 重度高渗脱水性


5. [单选题]患儿男,13岁。胸背部疼痛15天,右下肢无力5天加重,伴左下肢无力2天,尿潴留。体检:两上肢肌力5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反射,第6胸椎水平以下深、浅感觉消失,第6胸椎压痛。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吉兰-巴雷综合征
B. 急性脊髓灰质炎
C. 急性脊髓炎
D.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E. 脊髓肿瘤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9e8zvv.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