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正确答案:C。A.在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发病中,下列哪项毒素最主要 B.肠毒素 C.内毒素 D.外毒素 E.细胞毒素 F.溶血毒素 更多儿科主治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女孩,2岁,因发热半天,呕吐2次,半小时前突然面色发灰,四肢发冷,来院急诊。体检:体温40℃,精神萎靡,重病容,血压4/0 kPa,心率160次/分,腹软,巴氏征、布氏征均阴性。肛拭大便常规:白细胞: 10~20/HP,红细胞0~1/HP,吞噬细胞(phagocyte)0~1/HP,临床诊断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A. 在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发病中,下列哪项毒素最主要
B. 肠毒素
C. 内毒素
D. 外毒素
E. 细胞毒素
F. 溶血毒素
2. [单选题]持续性低补体血症常见于哪种病理类型的肾脏疾病
A. 微小病变型
B. 局灶硬化型
C. 膜性病变型
D. 增生病变型
E. 膜性增生型
3. [单选题]
B.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被豚鼠肾部分吸附,牛红细胞完全吸附 C.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被豚鼠肾完全吸附,牛红细胞部分吸附 D.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分别被豚鼠肾和牛红细胞完全吸附 E.嗜异性抗体1:32 正常人可有 正确答案:CC。嗜异性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又称Paul-Bun- nell反应。临床上常用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参考。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清中出现一种抗体,可使异种动物如绵羊、马等的红细胞起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此抗体即称嗜异性抗体。正常人血清中也有一种嗜异性抗体称Forssman抗体,可被豚鼠肾完全吸收或被牛红细胞部分吸收;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嗜异性抗体可被豚鼠肾部分吸收和牛红细胞完全吸收,血清病患者血中抗体可被两者完全吸收。嗜异性凝集素效价从1:50~1:224均具有临床价值,一般认为其效价在1:80以上具诊断价值。
A.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分别被牛红细胞和豚鼠肾部分吸附B.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被豚鼠肾部分吸附,牛红细胞完全吸附
B.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被豚鼠肾完全吸附,牛红细胞部分吸附
C.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分别被豚鼠肾和牛红细胞完全吸附
D. 嗜异性抗体1:32
E. 正常人可有
4. [多选题]关于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A. 是泌尿系常见的先天畸形,单侧较双侧者多
B. 所谓重复肾是指肾体积较正常肾大,形同两肾左右排列
C. 不完全或完全型重复输尿管畸形,输尿管均开口于膀胱内,可无合并症
D. 完全型双重输尿管畸形,输尿管开口于外阴前庭或阴道自幼年就有遗尿
E. 重复肾常合并肾盂肾炎、肾结石、肾积水等症
5. [单选题]女孩,16个月,发热3天,体温38~38.5℃,呕吐2次,非喷射性胃内容物,大便2~3次,稀,无脓血,病来哭闹,多汗拒抱。昨天下午右下肢不能站立行走。体检:体温38.6℃,神志清,烦躁,前囟已闭,咽稍红,颈软,心脏无异常。两肺呼吸音略粗。腹软,腹壁反射存在,右下肢无肿胀,肌力Ⅱ级,膝及跟腱反射未引出,痛觉存在,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
A.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B.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infectious polyradiculitis)
C. 脊髓灰质炎
D.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
E. 肠道病毒感染
F. 维生素缺乏
6. [单选题]急性坏死性肠炎的休克属于
A.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
B. 失血性休克和中毒性休克
C. 中毒性休克
D.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和失血性休克
E. 感染性中毒性休克
7. [单选题]室间隔缺损
A. 听诊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Ⅱ~Ⅲ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和固定分裂,无震颤
B. 听诊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Ⅲ~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向周围传导,P2亢进,有震颤
C. 听诊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杂音向颈部和背部传导,有震颤
D. 听诊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杂音向心尖和锁骨下传导,杂音轻而短
E. 听诊在肺动脉区有Ⅱ~Ⅲ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有震颤
8. [单选题]不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疾病是
A. 苯丙酮尿症
B. 糖原累积病Ⅰ型
C. 肝豆状核变性
D. 黏多糖病Ⅰ型
E. 黏多糖病Ⅱ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