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正确答案:C。A.选择依从性较好的人群 B.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 C.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 D.选择的对象应能够从实验研究中受益 E.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无害的人群 更多疾病控制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A. 选择依从性较好的人群
B. 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
C. 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
D. 选择的对象应能够从实验研究中受益
E. 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无害的人群
2. [单选题]欲评价欲效果某疫苗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以下哪种人群适合作为研究对象:
A. 现患甲型肝炎的人群
B. 曾患甲型肝炎的人群
C. 甲型肝炎发病率低的人群
D. 甲型肝炎的高危人群
E. 以上都不行
3. [多选题]分子流行病学中的生物标志包括:
A. 暴露标志
B. 效应标志
C. 核酸、蛋白质、抗体
D. 易感标志
E. 突变的基因
4. [多选题]肝郁气滞型缺乳的主症包括( )
A. 产后乳少
B. 产后无乳
C. 胸胁胀闷
D. 食欲减退
E. 脉弦数
5. [单选题]流行性出血热具有特征性病理变化的部位是
A. 脑垂体前叶(anterior pituitary)、肾髓质及右心房出血
B. 垂体后叶、肾皮质及肾盂破坏
C. 肝萎缩及脾肿大(splenomegaly)
D. 右心室及间脑出血
E. 大脑水肿及脑疝
6. [单选题]下列不符合(inconformity)我国现行儿童免疫程序的是
A. HBV免疫程序为0、1、6月龄时各注射1针
B. BCG、DPT、OPV、MV基础免疫需在12月龄内完成
C. DPT、OPV基础免疫3针(次),最短时隔时间为28天
D. BCG在7岁、12岁(农村)时各加强1针
E. OPV在4岁时加强1次
7. [单选题]下列哪项研究目的是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A. 评价病例暴露危除因素的比例
B. 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的结局
C. 探讨病因的线索
D. 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
E. 筛查早期患者
8. [单选题]被狂犬咬伤后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 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B. 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
C. 清创+抗生素
D. 清创+接种疫苗+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E. 清创+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