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正确答案:A。A.血涂片上体积巨大(如小淋巴细胞)的血小板>50% B.体内外血小板黏附试验减低 C.血小板聚集试验正常,但对Ristocetin无反应 D.单克隆抗体(AN51,SW2)证实缺乏GPIb E.血小板第3因子(PF3)有效性升高 更多临床血液学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发现巨大血小板综合征(giant platelet syndrome)的最简便试验
A. 血涂片上体积巨大(如小淋巴细胞)的血小板>50%
B. 体内外血小板黏附试验减低
C. 血小板聚集试验正常,但对Ristocetin无反应
D. 单克隆抗体(AN51,SW2)证实缺乏GPIb
E. 血小板第3因子(PF3)有效性升高
2. [单选题]原发性肝癌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
A. HDV感染
B. HBV感染
C. 抑癌基因p53突变
D. 黄曲霉素(aflatoxin)摄入
E. 染色体突变
3. [单选题]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IMF)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et))的鉴别,以下哪项不正确
A. ET通常无脾肿大
B. IMF幼稚粒、红细胞血象多见
C. ET血栓栓塞表现多见
D. ET通常无畸形红细胞和泪滴状红细胞
E. ET以血小板升高为主要特点
4. [单选题]死亡的标准是
A. 心跳停止
B. 脑死亡
C. 瞳孔散大
D. 呼吸停止
E. 脑电波处于零电位
5. [单选题]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CFU-GM培养,其集落数分别是:患者骨髓培养明显减少,患者与正常人骨髓混合培养正常,患者血清与正常人骨髓混合后培养也正常,则其发病机制是
A. 造血干细胞缺陷
B. 免疫抑制型(抑制细胞型)
C. 免疫抑制型(抑制血清型)
D. 造血环境缺陷型
E. 患者造血因子产生障碍
6. [单选题]对凝血酶敏感的是下列哪个凝血因子
A. Fg
B. 因子Ⅹ
C. 因子Ⅸ
D. 因子Ⅱ
E. 因子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