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高级职称2024实战模拟每日一练(08月04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08-04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30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理化检验技术副高高级职称2024实战模拟每日一练(08月04日)相关信息,更多理化检验技术副高高级职称2024实战模拟每日一练(08月04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溶液吸收法是大气污染物分析中常用的样品浓缩方法,主要用于采集

A. 烟
B. 硝酸和亚硝酸盐气溶胶
C. 气态和蒸气态的污染物
D. TSP
E. PM10


2. [单选题]测定食品中水分需称量恒重,“恒重”是指同一份样品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

A. 4mg
B. 1mg
C. 2mg
D. 10mg
E. 5mg


3. [多选题]选择空气采样用滤料,要考虑哪几个因素

A. 通气阻力不能过大
B. 机械强度好
C. 截留效率高
D. 重量轻
E. 有一定厚度


4. [单选题]处理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时,处理措施不妥当的是

A. 立即把病人送上级医院救治
B. 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疫情”
C. 尽快抽取血样送钩体病实验室检查
D. 劝说农民不要下田接触“钩体病疫水”
E. 对疫区接触疫水的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服药


5. [多选题]测砷的样品预处理法中的干灰化法,在样品中加入助灰化剂,以下哪些操作更为合理

A. 口红类样品应加10%硝酸镁溶液10毫升和1克氧化镁
B. 眉笔类样品应加10%硝酸镁溶液10毫升和1克氧化镁
C. 洗法香波类样品应加10%硝酸镁溶液10毫升和1克氧化镁
D. 护肤乳类产品10%硝酸镁溶液10毫升和1克氧化镁
E. 以上都合理


6. [单选题]水中硝酸盐氮的测定方法是

A. 麝香草酚分光光度法
B. 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C.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D. 甲亚胺-H分光光度法
E.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7. [单选题]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water quality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中对汞的含量做出严格限制,最大允许浓度(maximum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不得超过何值

A. 0.000 2mg/L
B. 0.001mg/L
C. 0.010mg/L
D. 0.000 5mg/L
E. 0.005mg/L


8. [单选题]为了保证样品从采样到报告结果一系列过程不会乱,最关键的做法是

A. 采样后及时送交实验室
B. 交接时要口头交代清楚
C. 交接签字
D. 从采样到报告结果每个样品要使用同一标号
E. 实验室接受样品后放置整齐


9. [多选题]根据化妆品的定义,以下产品属于化妆品的是

A. 宣传可以消除口腔异味的漱口液
B. 宣传可以使肌肤变白、嫩的美容口服液
C. 宣传可以吸收紫外线,防止被晒伤的护肤乳
D. 宣传可以减肥、使身材苗条的口服液
E. 宣传涂抹于腹部皮肤,可以改善肠道蠕动、防止便秘的产品


10. [单选题]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砷时要用到醋酸铅棉,醋酸铅棉的作用是

A. 除去氯化物的干扰
B. 除去碘化物的干扰
C. 作为还原剂
D. 作为氧化剂
E. 除去硫化氢的干扰


11. [单选题]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材料中微量镉时,通常选择的分析线是

A. 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B. 第二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C. 第三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D. 第一激发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E. 第一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12. [单选题]如果你要进行三氯乙烯的生物监测,采集接触者尿样应该选择的时间是

A. 工作周末的班末
B. 工作班末
C. 工作周末的班前
D. 工作班前
E. 接触后的任何时间


13. [单选题]在纸层析法中,展开剂应使Rf值在下列哪种情况最好

A. 0.05<Rf值<0.85
B. Rf值>0.05
C. Rf值<0.85
D. Rf值<1.0
E. 0.5<Rf值<1.0


14. [单选题]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食品中铅的适合酸度是

A. pH8.5~9.0
B. pH7.0~8.5
C. pH5.0~6.5
D. pH4.0~5.0
E. pH2.5~4.0


15. [多选题]在下列因素中,属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是

A. 理论塔板数
B. 保留时间
C. 容量因子
D. 死时间
E. 分离系数


16. [单选题]在气相色谱法中,哪个不是定性指标

A. 保留时间
B. 死体积
C. 调整保留体积(retention volume)
D. 调整保留时间
E. 保留体积(retention volume)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dwnk1w.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