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正确答案:B。A.增加布洛芬(芬必得)和曲马朵剂量 B.加用吗啡制剂,最好是美施康定(吗啡控释剂) C.布洛芬(芬必得)更换为其他非甾类消炎止痛药,可待因替换曲马朵 D.肌内注射哌替啶(度冷丁) E.静脉注射芬太尼 更多疼痛学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填空题] 女性,46岁,乳腺癌术后,全身多处剧烈疼痛,夜间较重,口服布洛芬(芬必得)和曲马朵不能有效缓解疼痛。
关于止痛治疗,该患者在目前治疗基础上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 增加布洛芬(芬必得)和曲马朵剂量
B. 加用吗啡制剂,最好是美施康定(吗啡控释剂)
C. 布洛芬(芬必得)更换为其他非甾类消炎止痛药(anodyne),可待因替换曲马朵
D. 肌内注射哌替啶(度冷丁)
E. 静脉注射芬太尼
2. [单选题]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火邪
3. [单选题]关于颏神经的定位和穿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穿刺点在颧弓中点下方的凹陷处,穿刺针垂直皮肤刺入4~4.5cm,到达翼突外侧板,将针退至皮下,穿刺针指向原穿刺方向的后方稍上刺入5cm左右,即可得到向下颌和牙龈部的放散痛,提示穿刺成功
B. 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对准同侧瞳孔方向进针1~1.5cm,针尖进入翼腭窝时,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C. 穿刺点位于下颌骨喙突与颧弓下缘交点,由穿刺点向前方眼窝尖部刺入约4~5cm深度,针尖可触及颌骨后面(针尖过于向前)或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的根部(针尖过于向后方),调整针尖方向,直至出现上颌神经支配区域的放散痛,同时回吸无血和脑脊液
D. 手指尖摸到第二尖牙,向下滑动即可触到颏孔,穿刺点位于颏孔外侧和头侧各0.5cm处,穿刺针内下方进针,刺到颏神经时可出现下唇部异感,再向内进针0.5cm即可完成穿刺
E. 在眶下缘正下方1cm,鼻正中线外侧3cm处为穿刺点,于眶下孔下缘进针,穿刺针指向外、上、后方,进针1~1.5cm即可进入眶下孔,刺中眶下神经时,可出现由鼻翼向上唇的放散痛
4. [单选题]以下有关NMDA受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们与结局(windup)易化的形成有关
B. NMDA受体激动剂可减少阿片类耐受性的形成
C. NMDA受体与中枢敏化的形成有关
D. NMDA受体参与外周感受域的变化
E. NMDA受体参与诱导癌基因和长时程增强
5. [单选题]关于髋臼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由股骨头与髋臼相对构成
B. 髋臼内广泛覆盖关节软骨
C. 髋臼窝内充满脂肪
D. 在髋臼的边缘有关节盂缘附着,加深了关节窝的深度
E. 股骨颈的后面有一部分处于关节囊外,颈的前面则完全包在囊外
6. [单选题]臂丛神经分出的几条神经中,支配肱二头肌和肱肌的是
A. 腋神经
B. 肌皮神经
C. 桡神经
D. 尺神经
E. 正中神经
7. [单选题]最好地描述了儿童和青少年复发性腹部疼痛的定义的是()
A. 由于胃肠因素导致的腹部疼痛在3个月内反复发作至少3次
B. 由于胃肠疾病,妇科因素或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的腹部疼痛在3个月内反复发作至少3次
C. 无器质性原因的腹部疼痛在3个月内反复发生3次以上并且严重影响(seriously affect)了儿童的日常生活
D. 无器质性原因的如代谢性疾病,神经功能障碍,血液疾病,胃肠道疾病,妇科疾病,或者其他的腹部疼痛在3个月内反复发生3次以上
E. 由于肠道、肾脏和妇科因素导致的急性并且能够被外科手段治疗的腹部疼痛
8. [多选题]N型钙通道主要存在于()
A. 脊髓背根神经节区域
B. 大脑皮质区域
C. 脊髓背角区域
D. 突触后膜区域
9. [单选题]足少阳胆经起于( )
A. 目内眦
B. 目外眦
C. 足第4趾外侧端
D. 足小趾外侧端
E. 眉毛外侧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