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正确答案:C。A.本病以外周血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为特征 B.本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小板抗体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有关 C.血小板数减少,PT、APTT均异常 D.PAIgG增高,PAC3和PAC4也增高 E.骨髓涂片显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更多临床血液学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
A. 本病以外周血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为特征
B. 本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小板抗体和单核吞噬细胞(phagocyte)系统有关
C. 血小板数减少,PT、APTT均异常
D. PAIgG增高,PAC3和PAC4也增高
E. 骨髓涂片显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2. [多选题]关于再障的诊断标准,下列正确的是 ( )
A.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B. 可有肝脾肿大(hepatosplenomegaly)
C. 骨髓至少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有条件者应做骨髓活检等检查)
D. 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E. 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有效
3.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在体内出现、高峰及持续的时间分别是 ( )
A. 出现于起病后1~2周,2~3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3~6个月
B. 出现于起病后2~3周,3~4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3~6个月
C. 出现于起病后1周内,1~2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3~6个月
D. 出现于起病后1~2周,2~3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终身
E. 出现于起病后1周内,2~3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终身
4. [单选题]OCV的差异是反映下列哪种情况所产生差异的
A. 批间
B. 批内
C. 总体
D. 部分
E. 组分
5. [多选题]提出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概念的依据是
A. 造血干细胞是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
B. 维持体内恒定的血细胞数量
C. 1961年Till等在小鼠体内发现了造血干细胞
D. 1979年,体外培养人造血祖细胞成功
E. 采用天然的细胞标志纯化造血干细胞和发展体外造血干细胞培养技术
6. [多选题]关于再障危象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的是
A. 骨髓呈局灶性增生低下
B. 骨髓涂片中可见巨大原红细胞
C. 反应性异常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增多
D. 网织红细胞急剧下降(sharp drop)
E. 可伴有粒细胞减少
7. [单选题]AMI发生后,CK-MB在血清中升高的时间为
A. 12~16小时
B. 8~12小时
C. 3~8小时
D. 4~6小时
E. 2~4小时
8. [单选题]降钙素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是
A. 尿磷增加,血磷降低
B. 尿磷减少,血磷升高
C. 尿钙减少,血钙升高
D. 促进溶骨作用
E. 降低血钙,升高血磷
9. [单选题]APC能灭活下列哪些因子( )。
A. 因子Ⅴa、Ⅷa
B. 因子Ⅶa、Ⅹa
C. 因子Ⅸa、Ⅺa
D. AT-Ⅲ
E. FⅡ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