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3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卫生职称往年考试试卷(6H)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3-2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53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3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卫生职称往年考试试卷(6H)相关信息,更多2023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卫生职称往年考试试卷(6H)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现患调查进行时,疾病与研究变量可以同时存在
B. 可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
C. 又称为横断面调查
D. 是一种分析流行病学研究
E. 是一种观察法


2. [单选题]感染哪种病原菌死亡的动物尸体严禁解剖,而且一定要深埋2m并洒上生石灰?

A. 鼠疫杆菌
B. 炭疽杆菌
C. 布氏杆菌
D. 大肠杆菌
E. 变形杆菌


3. [单选题]研究传染病常用的动物模型是:

A. 无菌动物
B. 悉生动物
C. 无特殊病原体动物
D. 清洁动物
E. 普通动物


4. [单选题]放线菌引起外伤性创伤感染,标本检查应首选

A. 抗原检测
B. 核酸检测
C. 直接显微镜检查
D. 分离培养
E. 生化试验


5. [多选题]属于病毒性疾病的组合是:

A. 天花-麻疹-斑疹伤寒
B. 流行性乙型脑炎-鹦鹉热(psittacosis)-流感
C. 狂犬病-登革热-森林脑炎
D. 流行性出血热-小儿麻痹-带状疱疹
E. 波浪热-回归热(relapsing fever)-登革热


6. [多选题]可能与持续感染发生有关的因素是:

A. 病毒抗原性弱,机体难以产生免疫
B. 机体免疫力低下,不能清除病毒
C. 病毒与宿主细胞基因整合,长期共存
D. 病毒存在受保护部位,逃避免疫作用
E. 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形成包涵体


7. [单选题]ATB系统可鉴定的细菌多达多少种

A. 600
B. 650
C. 450
D. 550
E. 300


8. [单选题]病毒分类的依据通常不包括:

A. 核酸
B. 衣壳
C. 包膜
D. 刺突
E. 形态


9. [单选题]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查出病毒颗粒的形态是

A. Dane颗粒和小球形颗粒
B. Dane颗粒和管形颗粒
C. 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
D. 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和Dane颗粒
E. 管形颗粒


10. [单选题]运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鉴定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该菌一定伴有的药敏结果为

A. 复方新诺明敏感
B. 亚胺培南耐药
C. 替卡西林/棒酸敏感
D. 米诺环素敏感
E. 左氟沙星敏感


11. [单选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抗体中和试验检测的是

A. 总抗体
B. IgM
C. IgG
D. IgA
E. IgE


12. [单选题]在病人死后,用于分离病毒的尸体标本的采集时限是

A. 6小时内
B. 8小时内
C. 12小时内
D. 24小时内
E. 3天内


13. [单选题]消毒外科手术包应采用的消毒方式是

A. 焚烧
B. 高压蒸气灭菌法
C. 干烤
D. 煮沸
E. 间歇灭菌


14. [单选题]干扰素抗病毒的特点是

A. 作用于受染细胞后,使细胞产生抗病毒作用
B. 直接灭活病毒
C. 阻止病毒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
D. 抑制病毒体成熟释放
E. 增强体液免疫


15. [单选题]毒性反应是指

A. 化学毒物引起机体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数量在群体中占有的比率
B. 机体与化学毒物接触后产生的生物学改变
C. 化学毒物的剂量与接触群体中出现的有害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D. 化学毒物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E. 用时间生物学的方法来阐明化学毒物对机体的影响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g7015w.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