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嗅觉产生的机制学说不包括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3-01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05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C。A.气味分子通过波动方式刺激嗅细胞而发生的 B.嗅觉中枢是以类似色谱仪的方式对到达中枢的各种气味分子进行分辨 C.气味分子到达嗅区黏膜后,刺激嗅细胞离子通道而发生的 D.颗粒物质到达嗅区黏膜后,为相应的嗅觉受体所接受而产生嗅冲动,传至嗅中枢产生嗅觉 E.气味分子到达嗅区黏膜后,刺激嗅觉感受器引起冲动,以电生理的方式,沿嗅神经通路传至嗅觉中枢而产生嗅觉 更多耳鼻咽喉科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嗅觉产生的机制学说不包括

A. 气味分子通过波动方式刺激嗅细胞而发生的
B. 嗅觉中枢是以类似色谱仪的方式对到达中枢的各种气味分子进行分辨
C. 气味分子到达嗅区黏膜后,刺激嗅细胞离子通道而发生的
D. 颗粒物质到达嗅区黏膜后,为相应的嗅觉受体所接受而产生嗅冲动,传至嗅中枢产生嗅觉
E. 气味分子到达嗅区黏膜后,刺激嗅觉感受器引起冲动,以电生理的方式,沿嗅神经通路传至嗅觉中枢而产生嗅觉


2. [多选题]足厥阴肝经能主治的病证有( )

A. 腰痛
B. 妇科病
C. 小便不利
D. 疝气
E. 呃逆


3. [单选题]患者,男,22岁,因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术后第二天抽鼻腔凡士林纱条时发现鼻中隔两侧明显隆起,考虑为鼻中隔血肿(septal hematoma),最合适的处理方法是

A. 加强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B. 在鼻中隔左侧下部作与鼻底部平行的切口引流
C. 分开鼻中隔原切口,清除腔内积血
D. 每天穿刺抽吸鼻中隔内积血
E. 重新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


4. [多选题]实热证常见的症状有( )

A. 高热不恶寒,烦躁不宁
B. 口渴喜冷饮
C. 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D. 舌红,苔黄干
E. 五心烦热


5. [单选题]对病程记录的时间要求,不正确的是

A. 手术后病人应连续记录3次,以后视病情要求进行记录
B. 病程记录一般2天记录一次
C. 对病情稳定者至少3d记录一次
D. 危重病人应随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并注明时间
E. 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或恢复期病人(convalescent patients)至少5d己录一次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gm41rz.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