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一段时间称为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3-02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23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A。A.潜伏期 B.传染期 C.前驱期 D.发病前期 E.隔离期 更多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一段时间称为

A. 潜伏期
B. 传染期
C. 前驱期
D. 发病前期
E. 隔离期


2. [单选题]下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食物中, 可用于肾移植患者(renal transplantation patients)的是

A. 冬虫夏草
B. 香菇
C. 人参
D. 蜂王浆
E. 灵芝


3. [单选题]脏腑按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 )

A. 五脏
B. 六腑
C. 五脏和六腑
D. 脏、腑和奇恒之腑
E. 奇恒之腑


4. [单选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遗传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B. 过敏原暴露是发生食物过敏的先决条件
C. 婴幼儿对多种抗原敏感的原因可能是肠道分泌的分泌型IgG较少
D. 食物过敏原与其他抗原的作用效果是相加的
E. 婴幼儿对多种抗原敏感的原因是肠道功能不成熟


5. [单选题]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比队列研究更好

A. 研究对象可能失访
B. 有时只能计算比值比,而不能直接测量相对危险度
C. 一些罕见疾病
D. 病例对照研究可能更易估计随机误差
E. 队列研究中似乎更可能出现混杂偏倚


6. [单选题]磷酸化酶通过接受或脱去磷酸基而调节活性,因此它属于( )

A. 变构调节酶
B. 共价调节酶
C. 同工酶
D. 诱导酶
E. 酶原


7. [单选题]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

A. 研究对象不问
B. 测量的结局不同
C. 研究目标不同
D. 群体调查方法不同
E. 设计思想不同


8. [单选题]人员培训的原则有

A. 目的明确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即时评估原则
B. 目的明确原则、参与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 目的明确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即时评估原则
D. 参与原则、弹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
E. 目的明确原则、弹性原则、参与原则


9. [单选题]某蛋白分子具有以下特点:①为三聚体(α、β、γ);②有激活型和抑制型两种;③aGTP为其活化形式;④具有潜在的GTP酶活性。该蛋白最有可能

A. 属于CAM
B. 属于胰岛素受体
C. 属于PKA
D. 活化后调节AC活性
E. 活化后调节PKC活性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gmrdrl.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