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重症医学中级职称2024冲刺密卷答疑(12.18)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12-18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47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重症医学中级职称2024冲刺密卷答疑(12.18)相关信息,更多重症医学中级职称2024冲刺密卷答疑(12.18)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对于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指征,错误的是

A. 胆源性胰腺炎伴胆道梗阻
B. 胰腺坏死并感染
C. 出现腹腔间室综合征
D. 胰腺脓肿
E. 胰腺坏死未合并感染


2. [单选题]下列关于肾上腺危象的病因中,错误的是

A. 肾上腺皮质自身免疫性疾病
B. 肾上腺结核
C. 急性肾上腺皮质出血
D. 酮康唑、甲地孕酮等药物损伤
E. 垂体分泌ACTH增多


3. [单选题]超声引导下的深静脉穿刺技术的适应证

A. 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B. 静脉输液、输血
C. 静脉营养
D. 抽血
E. 血液透析


4. [单选题]关于输血并发症,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在输血24小时内
B.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症状发生于输注红细胞30分钟至2小时,但体温升高通常在间断输注后延长2~12小时
C. 过敏反应很少发生,在IgA缺乏的患者中更常见
D. 输血后紫癜通常在输全血或血小板后发生,绝大多数为男性
E.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输血6小时内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双肺水肿、发热、低氧血症和低血压


5. [单选题]关于抗毒素叙述,正确的是

A. 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 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 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 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E. B、C均正确


6. [单选题]以下关于失水的诊断,错误的是

A. 高渗性失水血钠>145mmol/L
B. 高渗性失水尿比重增加
C. 失水伴血浆渗透压正常可诊断为等渗性失水
D. 低渗性失水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增高
E. 失水伴尿钠降低仅见于低渗性失水


7. [单选题]关于急性肾衰竭,不正确的是

A. 尿量明显减少是肾功能受损的常见表现
B. 尿量不是判断急性肾衰竭的唯一指标
C. 急性肾衰竭患者均会经历少尿期
D. 血中氮质代谢产物积聚是急性肾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之一
E.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是急性肾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之一


8. [单选题]以下哪项是循环功能障碍病理生理的微循环学说的第一阶段

A. 氧代谢期
B. 炎症反应期
C. 微循环缺血期
D. 微循环淤血期
E. 全身大出血期


9. [单选题]危重病转运的原则中不包括的是

A. 由权威机构(authoritative organ)制定转运标准,具体到何种疾病的转运条件细则
B. 由会诊医院确定是否转运
C. 首要的是"不要造成伤害"的原则
D. 就近原则
E. 确保转运中具备监护、治疗以及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有应变设备和能力


10. [单选题]患者,男,20岁。郊游时,右足疼痛,30min后无力行走,体检示:牙关紧闭(lockjaw),足背可见双点状,牙痕,伴红肿。BP90/60mmHg,最好的解毒方法是( )

A. 抗蛇毒血清
B. 抗生素
C. 破伤风抗毒素
D. 止血带结扎伤口上方近心端
E. 止血带结扎伤口上方离心端


11. [单选题]下列哪项描述不符合新生儿窒息

A. 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缺氧
B. 窒息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C. 伴有乳酸中毒
D. 临床表现Apgar评分为8分
E. 常是宫内窘迫的持续


12. [单选题]道德最显著的特征是( )

A. 继承性
B. 实践性
C. 自律性
D. 他律性
E. 客观性


13. [单选题]多发伤分类依据为

A. 按伤口是否开放分类
B. 按损伤部位分类
C. 按致伤因子分类
D. 按损伤病情严重程度(disease severity)分类
E. 按创伤评分分类


14. [单选题]心力衰竭代偿期,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但不引起下述哪一种病理生理改变

A. 心排血量不明显减少
B. 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增快
C. 外周血管阻力升高
D. 血液重新分布,使皮肤、肾的血流量增多
E. 心肌耗氧量增加


15. [单选题]引起猝死的常见原因有

A. 心源性猝死
B. 脑源性猝死
C. 肺源性猝死
D. 代谢性猝死
E. 以上都是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j74g62.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