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眼外伤引起的交感性眼炎的机制为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2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66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A。A.隐蔽抗原释放 B.修饰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Th旁路活化 E.遗传因素 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眼外伤引起的交感性眼炎的机制为

A. 隐蔽抗原释放
B. 修饰抗原
C. 异嗜性抗原
D. Th旁路活化
E. 遗传因素


2. [单选题]血浆中催化胆固醇酯生成的关键酶是

A. 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B. 脂蛋白脂肪酶
C. 磷脂酶
D. 肉毒碱脂肪酰转移酶
E. 过氧化物酶


3. [多选题]氧化-发酵试验不正确的是 ( )

A. 开口管变黄,闭口管不变——发酵型
B. 开口管变黄,闭口管变黄——氧化型
C. 开口管不变,闭口管不变——不利用型
D. 开口管不变,闭口管变黄——氧化型
E. 铜绿假单胞菌为氧化型


4. [多选题]诊断ITP的依据是

A. 临床以出血症状为主,贫血与出血情况一致
B. 血小板减少,BT延长
C.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D. 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数减少或缺乏
E. 脾肿大


5. [单选题]病毒的致病物质是

A. 内毒素
B. 外毒素
C. 热原质
D. 蛋白质和核酸
E. 侵袭性酶


6. [单选题]乙型肝炎病毒常规微生物仅检验“两对半”,缺少HBcAg项目,是因为

A. 理论上HBcAg指标不存在
B. HBcAg临床意义不大
C. 现有的生物技术无法达到
D. HBcAg被HBsAg覆盖,血中不易检出
E. 检测试剂盒正在研发过程中


7. [多选题]白喉棒状杆菌的致病因素有 ( )

A. K抗原
B. 链激酶
C. 白喉外毒素(diphtherotoxin)
D. 凝固酶
E. 索状因子


8. [单选题]人源化抗体的最主要优点是

A. 亲和力强
B. 纯度高
C. 异源性低而有利于应用于人体
D. 稳定性好
E. 特异性强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jkzk30.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