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4心电学技术卫生职称正高免费模拟考试题117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04-2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00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心电学技术卫生职称正高免费模拟考试题117相关信息,更多2024心电学技术卫生职称正高免费模拟考试题117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多选题]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时,左右下肢电极不能放置于同一侧下肢的原因错误的是

A. 降低了心电图波幅
B. 可使心电图波形反转
C. 降低了抗交流电干扰的能力
D. 易产生基线漂移
E. 易引起ST段失真


2. [多选题]心脏起搏治疗适应症包括

A. 窦房结功能障碍
B. 完全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C. 束支分支水平阻滞
D. 病窦综合征
E. 颈动脉窦过敏引起的心率减慢伴明确症状者


3. [多选题]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时宜选用

A. 洋地黄
B. 安定
C. 胺碘酮
D. 普罗帕酮
E. 钙通道阻滞剂


4. [多选题]关于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心室率多为140~200次/分
B. 可见室性融合波
C. 多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D.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相等
E.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间的间期与心动过速RR间期无倍数关系


5. [多选题]下列关于房性期前收缩正确的是

A. 主要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B. 通常无需治疗
C. 烟酒、咖啡等可诱发
D. 当因其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予治疗
E. 患者多无明显症状


6. [多选题]关于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是

A. Ⅱ、Ⅲ、aVF导联QRS波群常呈正向大R波
B. 胸导联QRS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图形
C. aVL导联QRS波群多呈QS波
D. 心室晚电位常为阳性
E. 主要发生机制为延迟后除极所致的触发活动


7. [多选题]关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可表现为典型的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B. 常因运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
C. 常有心脏结构异常
D.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
E. 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


8. [多选题]引起右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增高的原因包括

A. 右心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B. 右束支阻滞
C. A型预激
D. B型预激
E. 正常变异


9. [多选题]关于房室传导比例3:1的房室阻滞的表述,正确的是

A. 3:1阻滞提示阻滞部位在双束支水平可能性大
B. 当伴逸搏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时,心室夺获的PR间期固定不变,则为二度Ⅱ型
C. 可以是二度Ⅱ型,亦可以是二度Ⅰ型
D. 属于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E. 药物亦可引起3:1房室传导阻滞


10. [多选题]关于delta波的表述,正确的是

A. delta波的大小取决于心房激动经旁路与房室结下传心室的时差
B. delta波的结束代表激动经旁路预激心室的结束
C. delta波的开始代表激动经旁路除极心室的开始
D. 静注腺苷可使显性预激患者的delta波变大
E. 静注普罗帕酮可使显性预激患者的delta波消失


11. [多选题]房颤心电图表现为

A. P波消失,代之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
B. QRS波群通常形态正常
C. R-R间隔绝对不规则
D. 颤动波之间等电位线消失
E. 房率约350~600次/分


12. [多选题]关于逸搏与逸搏心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可发生在正常健康人
B. 起搏点愈低,QRS波群宽大畸形愈明显
C. QRS波群宽大畸形一定是室性逸搏或室性逸搏心律
D. 属于被动性异位搏动
E. 交界性逸搏最常见


13. [多选题]关于感知过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是起搏器随访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B. 单极感知比双极感知容易出现
C. 常见的原因包括感知阈值低、交叉感知、T波感知、电磁干扰等
D. 感知过度易引起竞争性心律失常
E. 对交叉感知引起的感知过度,可适当降低对应心腔的起搏输出电压


14. [多选题]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

A. 奎尼丁
B. 普罗帕酮
C. 维拉帕米
D. 利多卡因
E. 美西律


15. [多选题]可引起心肌缺血的是

A. 冠状动脉狭窄
B. 冠状动脉痉挛
C.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
D. 心肌桥
E. 以上都错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jvr7y5.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