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4卫生资格心电学技术医学职称正高模拟试卷119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04-29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44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卫生资格心电学技术医学职称正高模拟试卷119相关信息,更多2024卫生资格心电学技术医学职称正高模拟试卷119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多选题]有关预激综合征患者T波改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A. T波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反
B. T波呈非对称性倒置
C. 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可直立
D. 若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仍然倒置,常表明合并有原发性T波改变
E. delta波无明显动态变化而伴随临床症状出现T波伪正常化,常提示合并有原发性T改变


2. [多选题]心脏电复律的并发症有

A. 体循环栓塞(embolism of systemic circulation)
B. 心肌损伤
C. 低血压
D. 急性肺水肿
E. 诱发各种心律失常


3. [多选题]形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是

A. 恰遇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
B. 恰遇心室肌的相对不应期
C. 恰遇交界区的有效不应期
D. 恰遇右束支的有效不应期
E. 恰遇右束支的相对不应期


4. [多选题]哪项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正常健康人

A. 室性心动过速
B.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 房性早搏
D. 室性早搏
E.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5. [多选题]关于感知过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是起搏器随访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B. 单极感知比双极感知容易出现
C. 常见的原因包括感知阈值低、交叉感知、T波感知、电磁干扰等
D. 感知过度易引起竞争性心律失常
E. 对交叉感知引起的感知过度,可适当降低对应心腔的起搏输出电压


6. [多选题]临床心电生理检查适应于

A. 房室与室内传导阻滞
B.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疗效
C. 窦房结功能测定
D. 不明原因的晕厥
E. 确定心动过速起源部位同时行导管消融治疗


7. [多选题]P-R间期延长>0.21秒见于

A. 干扰
B. 交界性早搏
C. 等频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D. 房室结慢经路向前传导
E.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8. [多选题]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除了

A. P波全部能下传心室
B. P波形态各异
C. 心房率多在100~130次/分
D. 心室率规则
E. PR间期各不相同


9. [多选题]长期预防致命性心律失常(fatal arrhythmia)的方法包括

A. 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B. 口服胺碘酮
C. 口服地高辛
D. 口服心律平
E. 口服阿替洛尔


10. [多选题]关于Vereckei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方法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 存在房室分离,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B. aVR导联QRS波群呈R型或RS型,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C. QRS波群形态不符合(inconformity)束支或分支阻滞图形,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D. 心室初始激动速度(Vi)与心室终末激动速度(Vt)之比≤1,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E. 以上都不是


11. [多选题]关于快慢综合征与慢快综合征的鉴别要点,正确的是

A. 前者平时心率和窦房结功能正常;后者平时心率缓慢,窦房结功能异常
B. 前者多无基础心脏病;后者常伴有基础心脏病
C. 前者多发生于预激综合征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后者常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D. 前者射频消融术可根治;后者常需植入起搏器治疗
E. 前者不会发生晕厥,后者常发生晕厥


12. [多选题]关于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心室率多为140~200次/分
B. 可见室性融合波
C. 多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D.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相等
E.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间的间期与心动过速RR间期无倍数关系


13. [多选题]关于永久起搏器的阐述,正确的是

A. 固率型起搏器易产生竞争性心律失常
B. VVI起搏器属于非生理性起搏器
C. AAIR起搏器具有频率应答功能
D. VOO起搏器只有起搏功能,无感知功能
E. AAI起搏器易产生起搏器综合征


14. [多选题]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为

A. 颅内病变
B. 心动过缓
C. 奎尼丁所致
D. 先天性
E. 电解质紊乱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k791yy.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