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吴某,男,32岁。患者因劳动时淋雨,当晚头身疼痛,恶寒发热无汗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11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17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D。A.桂枝汤 B.玉屏风散 C.四逆汤 D.桂枝加附子汤 E.以上均不是 更多中医外科正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填空题]吴某,男,32岁。患者因劳动时淋雨,当晚头身疼痛,恶寒发热无汗,次日延医就诊。体温38.8℃,脉浮数,舌苔薄白,二便如常,不呕不渴。医用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等祛风胜湿药。服1剂后,汗出甚多,身寒怕冷,小便短涩,舌苔白润,脉象细微。

治疗应首选

A. 桂枝汤
B. 玉屏风散
C. 四逆汤
D. 桂枝加附子汤
E. 以上均不是


2. [多选题]与瘿的病位有一定的联系的经络是

A. 冲脉
B. 任脉
C. 督脉
D. 肝经
E. 肾经


3. [单选题]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可用

A. 半夏泻心汤
B. 甘草泻心汤
C. 生姜泻心汤(ginger rind)
D. 旋覆代赭汤
E. 大柴胡汤


4. [多选题]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

A. 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entire contract)
B. 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
C. 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
D. 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5. [单选题]"脉浮紧者,宜以汗解之,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A. 若下之身重心悸者
B. 假令尺中迟者
C. 若尺中脉微者
D. 脉沉迟者
E. 脉微弱者


6. [单选题]某女,60岁。患右侧手臂不举,背部恶寒,体倦困重,脉沉滑。此寒湿之痰在经络,针肺俞、曲池、手三里穴(point li 10),并投散寒化湿祛痰之剂,结合《灵枢·经脉》分析,其治法宗

A. 大肠手阳明之脉"是主津液所生病"
B. 小肠手太阳之脉"是主液所生病"
C. 大肠手阳明之脉气有余
D. 胃足阳明之脉气不足
E. 脾足太阴脾之脉"是主脾所生病"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kmmzo.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