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4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9]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2月23日)相关信息,更多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4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9]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2月23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病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主要病理为中、下段食管痉挛狭窄伴上段食管扩张,贲门部痉挛,肌层增厚
B. 食管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
C. 机制可能与食管的胆碱神经支配缺陷有关
D. 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括约肌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障碍
E. 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少见
2. [单选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由哪个或哪几个机构或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A.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
C.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department in charge)
D.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department in charge)
E.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department in charge)
3. [单选题]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收缩反应增强
B. 血小板被激活
C. 促止血物质释放增多
D. 局部血粘度降低
E. 启动凝血过程
4. [单选题]贲门失弛缓症胃肠钡餐造影时的典型X线表现是( )。
A. 见逆蠕动波
B. 食管下段狭窄
C. 呈萝卜根状
D. 狭窄边缘处光滑
E. 以上都是
5. [单选题]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的含义
A. 医德修养是指医务人员闭门思过,修身养性的过程
B. 医德修养是指活到老、学到老的一种精神
C. 医德修养是指在医德方面勤奋学习、认真实践和涵养锻炼所达到一种医德品质
D. 医德修养是指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认真改造主观世界
E. 医德修养是指实践出真知,要认真参加社会实践
6. [单选题]典型肝硬化的CT表现( )。
A. 脾大,脾、胃底静脉曲张,肝各叶比例正常
B. 肝各叶比例失调,肝密度不均匀,脾大
C. 肝密度增高,各叶比例失调,脾正常大小
D. 肝各叶比例正常,密度增高,腹水
E. 肝各叶比例失调,密度均匀降低,平扫可见高密度血管影
7. [单选题]关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血红蛋白测定法(chromocytometry),正确的叙述是
A. 能用吸光度"A"值直接计算Hb浓度
B. 突出优点是简便
C. 不能用于同时测定白细胞计数和Hb测定的血细胞分析仪
D. 十二烷基硫酸钠不破坏WBC
E. 是Hb测定的参考方法
8. [单选题]肝素或双草酸盐抗凝血都适用于
A. 红细胞计数
B. 白细胞分类计数
C. 血红蛋白测定
D. 血细胞比容测定
E. 红细胞形态检查
9. [单选题]下列哪种抗原不是颗粒性抗原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伤寒杆菌
C. 红细胞
D. 抗原包被的乳胶微粒
E. 细菌外毒素
10. [单选题]下列药物可在哮喘缓解期应用,预防复发的是
A. 沙丁胺醇吸入
B. 酮替酚口服
C. 泼尼松口服
D. 丙酸倍氯米松吸入
E. 色苷酸钠吸入
11. [单选题]血小板输注时手工浓缩血小板剂量成人一般为( )
A. 2~3U
B. 3~4U
C. 4~5U
D. 6~8U
E. 20~30U
12. [单选题]男性,23岁,2年来反复镜下血尿,偶见红细胞管型。尿蛋白定量0.8g/d,血肌酐97.24μmoll/L,尿素氮5.4mmol/L,IgG14g/L,IgA0.6g/L,IgM0.3g/L,抗"O"1:200。为了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进一步检查是
A. 腹部X线平片
B. 尿查抗酸杆菌
C. 肾活检
D. 逆行肾盂造影
E. 中段尿培养
13. [单选题]膈脚外侧积液提示:( )
A. 腹水
B. 胸水
C. 心包积液
D. 胸水+腹水
E. 无定位意义
14. [单选题]使白喉棒状杆菌培养菌落呈黑色的培养基是
A. 血液琼脂平板
B. 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
C. 亚碲酸钾血琼脂
D. 中国蓝培养基
E. 庆大霉素培养基
15. [单选题]某医生在门诊值班时发现一霍乱患者,必须在哪一个规定时限内报告
A. 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
B. 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
C. 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
D. 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
E. 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36小时内
16. [单选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
A. 突然发生的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
B. 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C. 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D. 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
E.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