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副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3推拿学(副高)考前点睛模拟考试210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7-30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809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副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3推拿学(副高)考前点睛模拟考试210相关信息,更多副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3推拿学(副高)考前点睛模拟考试210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医学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现代医学实践中医患关系的常用模式是

A. 主动-被动型
B. 相互协作型
C. 指导-合作型
D. 指导-参考型
E. 共同参与型


2. [单选题]生理性胎黄自行消退的时间一般是:

A. 生后4~6日
B. 生后6~8日
C. 生后8~10日
D. 生后10~14日
E. 生后14~20日


3. [单选题]"挺然百余,其密如箦"中的"箦"指( )

A. 篱笆
B. 竹林
C. 竹片
D. 竹席
E. 竹筷


4. [单选题]有关胃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胃的上口接食管称为贲门
B. 胃的下口接十二指肠称幽门
C. 胃贲门口水平以下为胃底
D. 贲门位于胃的内侧壁
E. 以贲门为中心,半径2.5cm的区域称为贲门区


5. [单选题]治疗气不摄血型紫癜的首选方剂是

A. 八珍汤
B. 补中益气汤
C. 归脾汤
D. 益气养荣汤
E. 黄芪建中汤


6. [单选题]现行《医疗事故处理(medical malpractice settlement)条例》规定的医疗事故是指

A.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
B.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
C.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以及病程延长
D.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以及病程延长和痛苦增加
E.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以及病程延长、痛苦增加和费用增加


7. [单选题]以下哪个"书"不是"著作"之义( )

A. 前贤之书,阐明其理
B. 读薛立斋书而用大温大补
C. 广览群书,胸无定见
D. 略观书之大意,自负明理
E. 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


8. [单选题]最易出现水冲脉的是

A. 二尖瓣狭窄
B. 二尖瓣关闭不全
C. 主动脉瓣狭窄
D.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 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9. [单选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A.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医务人员疏忽而发生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main cause)而造成不良后果
B.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医务人员过于自信而发生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main cause)而造成不良后果
C.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医务人员技术原因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main cause)而造成不良后果
D.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发生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main cause)而造成不良后果
E.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main cause)而造成不良后果


10. [单选题]以下各句中的"为"不含动词义的是( )

A. 少时为人舍长
B. 暴发于外,则为中害
C. 即为耳目痹医
D. 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E. 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


11. [单选题]医师经注册后,应当按照以下注册的内容执业

A. 执业范围
B. 执业地点
C. 执业范围,执业类别
D. 执业范围,执业类别,医疗机构
E. 执业范围,执业类别,执业地点


12. [单选题]下列关于预防医学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A. 它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B. 它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
C. 它以防治结合为指导思想
D. 它以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等理论和方法,探讨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特点
E. 它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ko4lro.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