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正确答案:ABCD。A.又称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主要抗体为IgG和IgM B.由机体组织细胞上的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免疫反应 C.发生机制有三个方面,即激活补体导致细胞溶解,吞噬细胞作用及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D.常见Ⅱ型变态反应疾病有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解疾病 E.组胺释放在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 更多麻醉学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多选题]Ⅱ型变态反应的特点有
A. 又称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主要抗体为IgG和IgM
B. 由机体组织细胞上的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免疫反应
C. 发生机制有三个方面,即激活补体导致细胞溶解,吞噬细胞作用及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D. 常见Ⅱ型变态反应疾病有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解疾病
E. 组胺释放在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
2. [单选题]神经阻滞疗法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 阻断神经传导功能
B. 解除疼痛,改善血液循环(improve blood circulation)
C. 不包括使用神经破坏药
D. 可在局麻药中加入糖皮质激素等
E. 以上均不是
3. [单选题]股部中1/3横断面上,股血管位于
A. 前骨筋膜鞘内
B. 后骨筋膜鞘内
C. 内侧骨筋膜鞘内
D. 外侧骨筋膜鞘内
E. 股筋膜鞘内
4. [单选题]屏气试验,屏气时间多少为正常 ( )
A. 大于50秒
B. 大于30秒
C. 大于10秒
D. 大于20秒
E. 小于30秒
5. [多选题]利多卡因对下列哪些心律失常疗效好
A. 房颤与房扑
B. 室性心动过速
C. 心室纤颤
D. 房室传导阻滞
E. 强心苷所致的室性期前收缩
6. [单选题]关于颈内静脉回流去向及定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由颅内乙状窦直接延续而来
B. 沿颈总动脉内侧下行
C. 在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D. 颈内静脉的属支有面静脉、舌静脉和甲状腺上、中静脉
E. 颈内静脉的体表定位常以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搏动点及锁骨为标志
7. [单选题]患者男性,27岁。因车祸外伤急诊送入手术室。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90/75mmHg、脉率127次/分。应属于 ( )
A. 未发生休克
B. 休克早期
C. 休克期
D. 休克晚期
E. DIC期
8. [单选题]使用抗胆碱酯酶药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A. 当四个成串刺激的T/T<0.3时,拮抗效果较好
B. 新斯的明的极限药量是0.8mg/kg
C. 当PaCO>50mmHg时,抗胆碱酯酶药失去拮抗残余肌松能力
D. 老年人应用抗胆碱酯酶药应谨慎
E. 应用洋地黄的病人,抗胆碱酯酶药易引起心动过缓和心律紊乱
9. [单选题]过度恐惧对气机的影响是( )
A. 气消
B. 气结
C. 气上
D. 气下
E. 气乱
10. [单选题]肺水肿的先兆指标是
A. 呼吸急促
B. 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C. 两肺湿啰音
D. COP-PAWP(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al osmotic pressure)-肺动脉楔压)<9mmHg
E. COP-PAWP<4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