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公共卫生主治试题案例分析题解析(07.01)相关信息,更多2024公共卫生主治试题案例分析题解析(07.01)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起( )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A. 60天
B. 45天
C. 30天
D. 15天
E. 10天
2. [单选题]以上由实验研究伦理学问题决定的是
A. 对于样本量的均衡性要求高
B. 随机对照实验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要求高
C. 研究人群大,随访时间长
D. 应用于病因研究的实验,通常以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作为干预手段
E. 干预方法的适用人群范围局限
3. [单选题]饮水中"六六六"、DDT标准制订的依据是
A. 慢性蓄积作用及致癌作用
B. 慢性蓄积作用及致敏作用
C. 神经毒性作用
D. 恶化水质感官性状
E. 急性毒作用
4. [单选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残疾生活补助费应根据伤残等级,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 )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E. 30年
5. [单选题]给排水设备施工图识读过程通常有:①阅读给排水总平面图,了解给排水管和设施在建筑物外的总体布置;②阅读平面图,了解给排水管道和设备在室内平面布置情况;③阅读系统图,了解管道空间走向和设备空间位置;④阅读详图,了解现场加工和安装的细节问题。识读给排水设备施工图的正确顺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E. ④①②③
6.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7. [单选题]营养教育活动的五个步骤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设计→选择教育途径和资料→实施教育→准备教育资料和预试验→评价
B. 设计→准备教育资料和预试验→选择教育途径和资料→实施教育→评价
C. 设计→选择教育途径和资料→准备教育资料和预试验→实施教育→评价
D. 设计一准备教育资料和预试验一实施教育→选择教育途径和资料→评价
E. 设计→准备教育资料和预试验→评价→选择教育途径和资料→实施教育
8. [单选题]铅中毒的毒作用机制是
A. 以气态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
B. 抑制血红素合成过程中一系列酶
C. 抑制线粒体内三磷腺苷和溶酶体中的酸性磷酸酶活力从而影响神经突触的传导能力
D. 抑制多种含巯基的酶活性,影响机体代谢
E. 代谢物直接与体内DNA,RNA和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DNA加合物,引起DNA碱基配对错误,诱导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引发肿瘤
9. [单选题]反映人群健康状况常用的社会学指标有( )
A. GNP、就业率、婴儿死亡率
B. GNP、社会保障率、婴儿死亡率
C. 就业率、孕产妇死亡率、国民生产总值
D. 婴儿死亡率、1岁平均期望寿命、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
E. GNP、人均国民收入、社会保障率
10.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方式( )
A. 留置送达(lien service)
B. 直接送达
C. 公告送达
D. 传真送达
E. 邮寄送达
11. [单选题]下列措施中,不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
A. 环境职业危害定期检测
B. 对可疑病人进行治疗
C. 工人定期体检
D. 建立健康档案,随时监测可疑病人
E. 对可疑病人进行体检
12. [单选题]体力劳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是( )
A. 肌酸
B. 磷酸肌酸
C. 三磷酸腺苷
D. 乳酸
E. 糖类
13. [单选题]当机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机体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的情况为( )
A. 带菌者
B. 显性感染
C. 隐性感染
D. 潜伏期感染
E. 临床症状期
14.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的内容( )
A. 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B. 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C. 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elucubration),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D. 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E. 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15. [单选题]下列关于儿童X射线检查防护原则错误的是( )
A. 遵循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使儿童剂量保持在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B. 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群检必须控制
C. 建立并执行质量保证
D. 由于只进行很少的检查,可以不防护
E. 设备防护性能、设施及操作符合《医用诊断X射线卫生防护标准》
16. [单选题]在一般事故照射中,表示人体受到的照射应该用每种辐射成分的( )
A. 照射量
B. 比释动能
C. 有效剂量
D. 吸收剂量
E. 当量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