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正确答案:A。A.出现于起病后1~2周,2~3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3~6个月 B.出现于起病后1周内,2-3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终身 C.出现于起病后1周内,1~2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3~6个月 D.出现于起病后1~2周,2~3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终身 E.出现于起病后2~3周,3~4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3~6个月 更多临床血液学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在体内出现、高峰及持续的时间分别是( )。
A. 出现于起病后1~2周,2~3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3~6个月
B. 出现于起病后1周内,2-3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终身
C. 出现于起病后1周内,1~2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3~6个月
D. 出现于起病后1~2周,2~3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终身
E. 出现于起病后2~3周,3~4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3~6个月
2. [单选题]APTT和PT都延长多见于
A. 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B. 外源性凝血(extrinsic coagulation)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C. 共同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D. 各种血栓与止血改变处于代偿阶段
E. 血液循环中存在抗凝物质
3. [单选题]变性珠蛋白(globin)小体生成试验阴性,参考值是含5个以上珠蛋白(globin)小体的红细胞不超过
A. 60%
B. 40%
C. 30%
D. 20%
E. 10%
4.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骨髓象变化明显,而血象变化不明显(not obvious)
A.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 多发性骨髓瘤
C. 类白血病反应
D. 缺铁性贫血
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5. [单选题]IgG占健康个体血浆Ig总量的
A. 25%
B. 50%
C. 60%
D. 75%
E. 90%
6. [单选题]DNA指数是
A. 正常二倍体G0/ G1期细胞峰顶荧光强度/被分析细胞G0/ G1期细胞峰顶荧光强度
B. 正常二倍体G2/M期细胞峰顶荧光强度/被分析细胞G2/M期细胞峰顶荧光强度
C. 被分析细胞G0/ G1期细胞峰顶荧光强度/正常二倍体G0/ G1期细胞峰顶荧光强度
D. 被分析细胞G2/M期细胞峰顶荧光强度/正常二倍体G2/M期细胞峰顶荧光强度
E. 被分析细胞G0/ G1期细胞峰顶荧光强度/正常二倍体G2/M期细胞峰顶荧光强度
7. [单选题]正常凝血过程中的内源、外源性凝血(extrinsic coagulation)系统开始共同起作用的因子是( )。
A. TF
B. 因子Ⅺ
C. 因子Ⅷ
D. 因子Ⅹ
E. 因子Ⅱ
8. [单选题]临床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有详细的病史记录和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制度,这是为了( )
A. 健全保健措施
B. 提高免疫力
C. 防止患病
D. 关心职工
E. 以上都是
9. [单选题]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时不可能(impossible)出现的情况是
A. 血清ALT升高
B. A/C比值降低
C. 生物转化作用加强
D.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
E. 胆汁酸合成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