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3MRI技师精编在线题库(07月17日)相关信息,更多2023MRI技师精编在线题库(07月17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X线照片影像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X线透过被照体之后的透射线和散射线,照射到胶片上形成照片影像
B. X线照片影像是X线被被照体吸收与散射后经屏片系统转换形成的
C. X线照片影像是利用了X线透射线的直进性
D. 照片接收的散射线不形成影像
E. 常规X线照片与CT片的影像均利用了X线的穿透性
2. [单选题]磁共振成像完成的时间是
A. 1946年
B. 1952年
C. 1968年
D. 1978年
E. 1980年
3. [单选题]关于CT扫描层厚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层厚是CT扫描技术选择的重要参数
B. 层厚较薄,空间分辨力高
C. 层厚加大,密度分辨力低
D. 层厚的选择应根据扫描部位和病变大小决定
E. 层厚较薄,病灶检出率高
4. [单选题]关于螺旋CT扫描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缩短扫描时间
B. 明显提高(improved obviously)空间分辨力
C. 减少受检者接受X线剂量I
D. 容积扫描
E. 减少图像的运动伪影
5. [单选题]金属伪影主要表现为
A. 使磁场强度加大
B. 质子进动频率加快
C. 回波强度增大
D. 干扰层面梯度定位
E. 干扰主磁场均匀性,使周闱旋进的质子很快丧失相位
6. [单选题]关于CT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73年美国人Lauterbur完成了CT的实验室的模拟成像工作
B. 1978年第一台头部CT设备投入临床使用
C. CT机是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明的,因此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nobel prize in physics)
D. 1972年,亨斯菲尔德和他的同事在芝加哥北美放射年会(RSNA)上宣读了他们的论文,并向全世界宣布CT机诞生
E. 1972年10月,世界上第一台CT机安装成功,获得了第一幅具有诊断价值的头部CT图像
7. [单选题]垂体最佳扫描层厚是
A. 1~2mm
B. 3~4mm
C. 5~6mm
D. 7~8mm
E. 9~10mm
8. [单选题]腹部MR成像上常见到肾和肾周围脂肪组织之间一侧为黑色,而另一侧为白色的弧形影像,其正确解释是
A. 截断伪影
B. 正常图像
C. 部分容积效应
D. 化学位移伪影
E. 卷褶伪影
9. [单选题]关于数字融合X线体层摄影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类似于传统的直线断层
B. 用数字探测器替代屏片系统
C. 用乳腺成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D. 可进行三维重建显示
E. 总体剂量远低于单次摄影曝光剂量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磁共振成像的必备条件
A. 射频电磁波
B. 磁场
C. 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
D. 感应线圈和模数转换
E. 数模转换
11. [单选题]颅脑CT图像的窗宽、窗位分别是70和30,图像显示的CT值范围是
A. -5~65HU
B. 30~70HU
C. 15~100HU
D. -30~100HU
E. 60~140HU
12. [多选题]多层螺旋CT重建预处理的方法是
A. 优化采样扫描
B. Z轴滤过长轴内插法
C. 扇形束重建
D. 多层孔束体层重建
E. 卷积处理法
13. [单选题]关于时间飞跃法MRA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充分利用了流入增强效应和流动去相位效应
B. 静态组织经过连续激励,达到稳定饱和状态(saturation state)
C. 进入成像层面的未饱和血流,呈高信号
D. 如果血流速度足够快,血管呈高信号
E. 可分为二维和三维时间飞跃法
14. [单选题]根据Lambert Beer定律,单能X线通过匀质物体的衰减方式是
A. 常数衰减
B. 指数衰减
C. 函数衰减
D. 傅立叶变换
E. 强度减弱
15. [单选题]与图像质量无关的CT机的技术性能指标是
A. 扫描时间
B. 重建时间
C. 重建矩阵
D. 探测器数目
E. 球管焦点
16. [单选题]关于X线吸收衰减系数μ,错误的叙述是
A. X线穿过人体某一部位时,其强度按指数规律吸收衰减
B. X线衰减系数与物质的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和密度有关
C. X线衰减系数与物质的厚度有关
D. X线衰减系数与CT扫描时间有关
E. X线衰减系数与CT扫描时所采用的能量大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