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烧伤外科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2023模拟练习题158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6-08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38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烧伤外科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2023模拟练习题158相关信息,更多烧伤外科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2023模拟练习题158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腹股沟斜(indirect inguinal)疝的手术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是

A. McVay法适用于腹壁肌肉薄弱的成人巨疝、老年人和复发性斜疝
B. Bassini法将腹内斜肌和联合腱与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缝合,精索置于皮下
C. 疝囊高位结扎术仅适用于婴幼儿
D. Ferguson法适用于无明显腹壁肌肉薄弱的儿童和青年人的小型斜疝
E. 嵌顿疝手法复位失败,应急诊手术


2. [多选题]肾小管性蛋白质尿可见

A. 糖尿病
B. 间质性肾炎
C. 肾小管性酸中毒
D. 肾盂肾炎
E. 高血压


3. [单选题]呼吸纯氧时,COHb的半衰期约为

A. 1.5小时
B. 1小时
C. 0.5小时
D. 2小时
E. 2.5小时


4. [单选题]关于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特点,不正确的是

A. 全腹胀呈膨隆状,可引起呼吸困难
B. 腹痛为持续性胀痛,而无阵发性绞痛
C. 肠鸣音高亢,伴有高调的气过水声或金属音
D. 腹式呼吸消失,叩诊呈鼓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E. X线腹平片检查可见结肠和小肠均充气扩张


5. [单选题]关于包扎疗法,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

A. 适用于四肢以Ⅱ度烧伤为主的创面
B. 躯干烧伤,禁忌采用包扎疗法
C. 手背部广泛的Ⅰ度烧伤,首选包扎疗法
D. 包扎时不宜将全部创面覆盖,应在两端露出少许创面,以便于观察,及时发现(timely discovery)创面感染等情况
E. 凡使用包扎疗法,必须局部应用抗生素


6. [单选题]双手烧伤病人,伤后35天经植皮手术后愈合,当时烧伤深度为(  )。

A. Ⅰ度烧伤
B. 浅Ⅱ度烧伤
C. 深Ⅱ度烧伤
D. Ⅲ度烧伤
E. Ⅳ度烧伤


7. [多选题]胁痛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

A. 肝
B. 脾
C. 胃
D. 肾
E. 胆


8. [单选题]过怒主要影响的功能是( )

A. 呼吸功能
B. 藏血功能
C. 疏泄功能
D. 经气功能
E. 运化功能


9. [多选题]爪形手可见于

A. 桡神经损伤
B. 尺神经损伤
C. Colles骨折
D. 进行性肌萎缩
E. 正中神经损伤


10. [单选题]典型的上肢电接触烧伤表现是

A. 腕肘腋部跳跃性三节段损伤
B. “口小底大”型
C. 入口大出口小
D. 入口与出口一致
E. 以上都是


11. [单选题]成年女性,双下肢苯酚烧伤,面积8%,手术方法应采取(  )。

A. 切痂后创面用网状自体皮覆盖
B. 切痂后创面用异体皮覆盖
C. 切痂后创面用大张自体皮覆盖
D. 切痂后创面用油纱覆盖
E. 切痂后创面用邮票植皮法


12. [单选题]五行相生顺序正确的是( )

A.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B. 木生土,土生金,金生火,火生水
C. 水生金,金生土,土生火,火生木
D. 木生土,土生金,金生火,火生水
E. 木生火,火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3. [多选题]巨幼细胞贫血的骨髓象特征为

A. 治疗后红细胞形态首先发生改变
B. 粒、红比值增高
C. 染色质小体或卡-波环持续存在
D. 细胞巨幼变
E. 增生明显活跃


14. [单选题]延迟性休克需快速液体复苏,尿量要达到多少最满意

A. 100ml/小时以上
B. 80~100ml/小时
C. 50~70ml/小时
D. 30~50ml/小时
E. 20~30ml/小时


15. [单选题]烧伤休克时,有关对微循环变化的描述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 早期毛细血管前扩约肌收缩,后扩约肌开放
B. 随着休克进展,前扩约肌舒张,后扩约肌收缩
C. 伴有血流缓慢,微血栓形成
D. 后阻力增加,可减少血管内液体外渗
E. 微循环的变化,得不到纠正,加剧组织的缺血、缺氧


16. [单选题]病历摘要的书写应避免

A. <300字
B. 高度概括
C. 综合体检中阳性结果
D. 描述检验的阳性和重要阴性结果
E. 字数超过800字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lvjo8g.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