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测定钙、镁和锶时,常加入某种释放剂以消除在火焰中不易解离的磷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2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59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D。A.铈盐 B.锰盐 C.铁盐 D.镧盐 E.镨盐 更多理化检验技术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测定钙、镁和锶时,常加入某种释放剂以消除在火焰中不易解离的磷酸盐等化合物的化学干扰,请指出常加入下列中的哪一种

A. 铈盐
B. 锰盐
C. 铁盐
D. 镧盐
E. 镨盐


2. [多选题]水样中常含有少量固体物质形成悬浮物,影响容量和比色测定,水样组成复杂,某些组分会干扰待测组分测定;待测组分含量很低,一般只有ppb级或更低,直接测定很困难;故水样测定前通常要经过预处理,预处理的方法有下列哪些

A. 悬浮物的分离
B. 水样消解
C. 放置
D. 待测组分的浓缩和分离
E. 加热


3. [单选题]“三层五点”采样法不适用于

A. 瓶、罐装食品
B. 液体样品
C. 固体样品
D. 车船散装固体样品
E. 粮仓盛放的粮食


4. [单选题]在卫生理化检验中,用干灰化法(dry ashing)进行样品预处理,通常在高温炉内加热破坏样品中的有机物,使用的温度和时间一般为

A. 700~800℃,8~12h
B. 700~800℃,1~2h
C. 300~400℃,8~12h
D. 300~400℃,1~2h
E. 1 000~1400℃,1~2h


5. [单选题]层析法的比移值Rf为

A. 原点到斑点的距离/原点到溶剂的距离
B. 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斑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C.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
D. 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E. 原点到溶剂的距离/原点到斑点的距离


6. [多选题]影响血标本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

A. 生理
B. 饮食
C. 药物
D. 溶血
E. 湿度


7. [单选题]下列糖中,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A. 葡萄糖
B. 蔗糖
C. 麦芽糖
D. 乳糖
E. 半乳糖


8. [单选题]在分光光度法中,采用的定性指标是

A. 最大吸收波长
B. 吸光系数
C. 最大吸收波长和摩尔吸光系数
D. 摩尔吸光系数
E. 吸收曲线


9. [单选题]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aas determination)海产品中甲基汞和无机汞时,所用的还原剂和催化剂是

A. 酸性二氯化锡,硫酸铜
B. 硼氢化钠(sodium borohydride),重铬酸钾
C. 碱性二氯化锡,硫酸铜
D. 碱性二氯化锡,半胱氨酸
E. 碱性二氯化锡,镉离子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lwygdg.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