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正确答案:D。A.驱虫药、病毒感染、毒物接触和精神刺激是散发性脑炎的充分病因组 B.不能获得病因线索,因为没有一种因素是所有患者共有的 C.可以获得病因结论,因为服咪唑类驱虫的暴露率最高,所以服咪唑类驱虫药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 D.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 E.“散发性脑炎”与上述4种因素均可能有关 更多公卫执业医师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多选题]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each region),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服咪唑类驱虫药47.2%,病毒感染22.8%,毒物接触5.7%,精神刺激4.9%。针对该初步分析结果,正确的说法是()
A. 驱虫药、病毒感染、毒物接触和精神刺激是散发性脑炎的充分病因组
B. 不能获得病因线索,因为没有一种因素是所有患者共有的
C. 可以获得病因结论,因为服咪唑类驱虫的暴露率最高,所以服咪唑类驱虫药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
D. 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
E. “散发性脑炎”与上述4种因素均可能有关
2. [单选题]在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的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
A.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的作用
B. 随机误差的影响
C. 系统误差的影响
D. 处理因素的作用
E. 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3. [单选题]评价污染源的方法是
A. 排毒系数
B. 等标污染负荷
C. 分担率
D. 污染物的排放量
E. 排毒系数和等标污染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