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3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全真每日一练(02月24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24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08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3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全真每日一练(02月24日)相关信息,更多2023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全真每日一练(02月24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选择人工前牙时不必考虑的因素

A. 剩余牙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B. 患者过去是否戴过义齿
C. 患者的面型
D. 患者的肤色
E. 患者的年龄


2. [单选题]成骨细胞的鉴定指标是

A. 合成基质偶氮显色法显红色
B. 抗酒石酸磷酸酶染色阳性
C. 对钙调节激素的反应
D. 细胞表面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阳性
E. 可以在骨表面形成骨吸收陷窝


3. [单选题]上颌第一磨牙拔除术,采用的局部麻醉方法是

A. 上牙槽后神经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B. 上牙槽后神经及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C.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及近中颊根局部浸润麻醉
D.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近中颊根局部浸润麻醉+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E.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近中颊根局部浸润麻醉+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4. [单选题]红斑是一种

A. 良性的炎症性红斑
B. 多形红斑的一种表现形式
C. 口腔黏膜癌前损害
D. 红斑狼疮的主要表现
E. 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表现


5. [单选题]下列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 口角位于口裂两端,正常位置相当于尖牙和第一前磨牙(premolar)之间
B. 唇红为上下唇的游离缘,是皮肤粘膜的移行区
C. 唇弓为全部唇红呈弓背状,故名
D. 唇红缘为唇红和皮肤的交界处
E. 唇峰为唇弓最高点


6. [单选题]小儿颌下间隙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 牙源性
B. 血源性
C. 医源性
D. 腺源性
E. 损伤性


7. [单选题]女,19岁,拔牙前采用2%普鲁卡因(procaine)肾上腺素进行局麻,出现心悸、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博快而弱、血压不稳定,该患者情况属于

A. 中毒
B. 过敏反应
C. 肾上腺素反应
D. 晕厥
E. 癔症


8. [单选题]冠周炎冲洗洁净并擦干后,局部应涂以何种药物以促进炎症消退

A. 红汞
B. 甲紫
C. 高锰酸钾
D. 樟脑酚
E. 碘甘油


9. [单选题]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多发生在喉、咽下和舌根部
B. 以60~80岁的男性为主
C. 由基底样细胞和鳞状细胞组成
D. 多见粉刺样坏死
E. 是一种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亚型


10. [单选题]在牙体组织的反应中哪项反应与矫治力无关

A. 牙骨质的吸收与牙槽骨相比,其吸收范围小、程度轻
B. 牙根尖进行性吸收
C. 牙根特发性吸收
D. 牙髓组织可发生轻度充血,对温度的变化敏感
E. 矫治力过大则可发生牙髓炎


11. [单选题]口底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以哪种细菌引起为主

A. 葡萄球菌
B. 链球菌
C. 绿脓杆菌
D. 厌氧菌
E. 大肠杆菌


12. [单选题]乳牙根尖周炎常出现瘘管的原因是

A. 儿童患龋率高,症状不明显
B. 患儿不易合作,治疗不彻底
C. 乳牙根分歧大,髓室底薄
D. 病变进展快和牙槽骨疏松
E. 牙龈上皮(gingival epithelium)薄,角化差,固有层疏松


13. [单选题]使用拔髓针在根管内旋转的角度为

A. 90°
B. 95°~120°
C. 150°
D. 180°
E. 360°


14. [单选题]缝合面颈部皮肤,进针时针尖与皮肤呈的角度是

A. 15°
B. 30°
C. 60°
D. 45°
E. 90°


15. [单选题]藻酸盐印膜材料与胶结剂的反应极为迅速,需加入缓凝剂延缓反应进行。常用的缓凝剂不包括

A. 碳酸钠
B. 磷酸钠
C. 草酸盐
D. 磷酸三钠
E. 氧化锌


16. [单选题]骨颗粒检测法的优点是

A. 细胞的微环境在三维空间内保留
B. 可以检测单一细胞的骨吸收能力,可直接确定激素、药物、抑制剂等对破骨细胞的作用
C. 可以对大量纯化的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进行评价
D. 可以探讨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
E. 观察骨吸收促进剂对破骨细胞的直接作用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n7ordr.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