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正确答案:B。A.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B.正常人血清免疫球蛋白的κ:λ约为1:1 C.免疫球蛋白分子由两条相应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四肽结构 D.免疫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 E.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IgG 更多临床化学检验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关于免疫球蛋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经抗原刺激(antigen stimulation)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plasma cell)后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B. 正常人血清免疫球蛋白的κ:λ约为1:1
C. 免疫球蛋白分子由两条相应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四肽结构
D. 免疫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
E.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IgG
2. [单选题]褐黄病时,关节腔积液呈现
A. 红色
B. 黑色
C. 金黄色
D. 乳黄色
E. 绿色
3. [单选题]下列有关高血压病的生化改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原发性高血压定期检测24h尿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电解质等有利于了解病情,治疗监测和药物的选择
B. 盐类物质中,钠本身并不产生加压反应,只有钠和氯的结合才在血压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C. 库欣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为尿皮质醇上升,高于正常2~3倍
D. 嗜铬细胞瘤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尿中VMA明显增高,儿茶酚胺接近正常
E. 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polygene)遗传性疾病,无论原发还是继发高血压都有机体生化异常的表现
4. [单选题]关于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技术中F/P值叙述正确的是
A. F/P值越高说明抗体分子上结合的荧光素越少
B. 一般用于组织切片的荧光抗体染色以F/P=2.4为宜
C. 用于活细胞染色以F/P=1.5为宜
D. 该比值是指荧光素结合到蛋白上的量
E. FITC标记的荧光抗体稀释至A495nm约为1.0
5. [单选题]鼠疫耶尔森菌、炭疽芽孢杆菌、布鲁杆菌三者的共同特点是
A. 革兰染色阴性
B. 有芽孢
C. 大多经皮肤感染
D. 人畜共患
E. 经昆虫媒介感染
6. [单选题]钩状效应是指用ELISA一步法测定肿瘤标志物时,标本浓度过( ),实测值偏( )的现象,极易造成假阴性
A. 低,高
B. 高,高
C. 高,低
D. 低,低
E. 高,不变
7. [单选题]在血清中AST/ALT含量比值约为
A. 1.5
B. 2
C. 1.15
D. 3
E. 3.5
8. [单选题]贫血伴轻中度黄疸,肝功能试验均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
A. 晚期肝硬化
B. 脾功能亢进
C. ITp
D. 溶血性贫血
E. 急性白血病
9. [单选题]引起莱姆病的主要病原体是
A. 梅毒螺旋体
B. 钩端螺旋体
C. 伯氏疏螺旋体
D. 雅司螺旋体
E. 回归热疏螺旋体
10. [单选题]有关免疫缺陷病发生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干细胞发育障碍
B. 红细胞系(erythrocyte series)发育障碍
C. 淋巴细胞系发育障碍
D. 胸腺功能障碍
E. 粒细胞发育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