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4副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环境卫生(副高)考试试题及答案(8I)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04-0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25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副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环境卫生(副高)考试试题及答案(8I)相关信息,更多2024副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环境卫生(副高)考试试题及答案(8I)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医学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血清钠离子(serum na + level)浓度正常值为 ( )

A. 116~128mmol/L
B. 126~138mmol/L
C. 136~148mmol/L
D. 146~158mmol/L
E. 156~168mmol/L


2. [单选题]耳源性脑脓肿颅内压增高症状不包括 ( )

A. 头痛
B. 呕吐
C. 意识障碍
D. 脉搏迟缓
E. 视盘水肿


3. [单选题]危重昏迷病人经治疗后脱离危险,进入康复期,医患关系交往模式的类型将由

A. 主动-被动型转为指导-合作型
B. 主动-被动型转为共同参与型
C. 指导-合作型转为共同参与型
D. 指导-合作型转为主动-被动型
E. 共同参与型转为主动-被动型


4. [单选题]早期中耳癌的X线摄影以何种位置摄影最佳( )

A. 汤氏位摄影
B. 伦氏位摄影
C. 斯氏位摄影
D. 头颅前后位摄影
E. 颅底摄影


5. [单选题]人体实验(human experiment)的道德原则中维护受试者利益指

A. 人体实验(human experiment)的危险应该是很小的
B. 人体实验(human experiment)的危险不能超过实验带来的利益
C. 人体实验(human experiment)应该是没有风险的
D. 人体实验(human experiment)应该以不损害人们的健康为前提
E. 人体实验(human experiment)应该预测到所有的风险和预期的价值


6. [多选题]清醒期体温过低,可引起 ( )

A. 心肌抑制
B. 心动过缓
C. 室性早搏
D. 外周阻力升高
E. 拟交感胺失活


7. [单选题]关于心尖部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心尖部圆钝、游离
B. 由左心室和右心室构成
C. 朝向左前下方
D. 与左胸前壁接近
E. 在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扪及心尖搏动


8. [单选题]医疗事故按以下标准分级

A.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死亡的
B.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死亡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
C.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死亡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病程延长或者费用增加
D.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死亡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病程延长或者费用增加
E.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死亡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痛苦以及病程延长或者费用增加


9. [单选题]医务人员自觉遵守医德规范,将社会的医德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医德品质的活动是

A. 医德活动
B. 医德修养
C. 医德评价
D. 医德教育
E. 医德决策


10. [单选题]萎缩性鼻炎鼻部恶臭的主要原因是

A. 鼻腔组织破坏、坏死
B. 鼻黏膜的退行性变
C. 细菌感染
D. 慢性炎症分泌物(secretion)
E. 脓痂中蛋白质腐败分解


11. [多选题]下列哪项结果提示重振现象 ( )

A. 短增量敏感指数为80%
B. 同一频率纯音听阈和镫骨肌声反射阈差值为50dB
C. 甘油试验阳性
D. AP振幅-声强函数曲线平坦
E. 耳蜗电图-SP/AP异常增加


12. [单选题]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最常见的侵犯传播途径是 ( )

A. 血行途径
B. 尚未闭合的骨缝
C. 循破坏、缺损的骨壁
D. 正常的解剖途径
E. 上述都不是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n99mdz.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