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期前收缩的产生机制包括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3-04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95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CDE。A.附加的房室传导束 B.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C.折返激动 D.触发活动 E.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 更多泌尿外科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多选题]期前收缩的产生机制包括

A. 附加的房室传导束
B.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C. 折返激动
D. 触发活动
E. 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


2. [单选题]女性,31岁。间断肉眼血尿1年。查体:右下腹扪及一包块,无压痛。B超检查:双肾大小、形态正常,膀胱未见异常。CT检查:双侧肾脏未见肿块。静脉肾盂造影和腹部X线平片显示:右肾立位比卧位下降一个椎体。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右卵巢囊肿
B. 右输卵管囊肿
C. 右子宫肌瘤
D. 右肾下垂
E. 阑尾囊肿


3. [单选题]隐睾小儿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方法为 ( )

A. 每周肌注2次,每次1000U,连续10周
B. 每周肌注1次,每次1000U,连续5周
C. 每周肌注2次,每次500U,连续5周
D. 每周肌注2次,每次1000U,连续5周
E. 每周肌注2次,每次2000U,连续2周


4. [多选题]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electrocardiographic diagnosis)包括

A. "损伤性"改变,S-T弓背型明显抬高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
B. "缺血性"改变,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
C. "缺血性"改变,出现ST段水平型下移及T波倒置
D. QRS波群电压增高
E. "坏死性"改变,出现异常Q波或QS波


5. [单选题]下列病证中,一般不见腻苔的是( )

A. 湿热
B. 痰饮
C. 寒湿
D. 水湿
E. 津伤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nw006k.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