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核医学技师职称中级2023考前点睛模拟考试70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3-12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72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核医学技师职称中级2023考前点睛模拟考试70相关信息,更多核医学技师职称中级2023考前点睛模拟考试70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固有均匀性应每天测试和校正,若均匀性变化大于参考值,应寻找原因,及时维护

A. 5%
B. 10%
C. 15%
D. 20%
E. 25%


2. [单选题]男性,患者,58岁,血压170/105mmHg,肾图显示左侧正常,右侧为小肾图,提示患者诊断为

A. 右肾动脉狭窄
B. 慢性肾盂肾炎
C. 右肾重度积水
D. 高血压病累及肾脏
E. 右侧肾上腺增生


3. [单选题]关于首次通过法显像,下列哪一种情况应当延长采集时间

A. 冠心病
B. ASD
C. VSD
D. 充血性心衰
E. 肥厚性心肌病


4. [单选题]关于示踪方法中“可测性”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 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可发出相同的射线,且能够被放射性探测仪器所测定或被感光材料所记录
B. 放射性示踪剂在生物体系或外界环境的代谢过程中,由于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不断地衰变而放出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射线,这些射线可以用放射性探测仪器探测出来
C. 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与相应的未标记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行为,它们的物理学性能也相同
D. 放射性核素示踪剂在体内的生物学行为主要取决于放射性核素
E. 被标记物整体示踪研究体系中主要起着示踪作用


5.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应选用变性红细胞法进行显像

A. 胶体显像时可疑的脾脏局限性缺损
B. 胶体法显像时脾脏显影不良,特别疑有脾脏病变时
C. 脾脏切除后残留灶的确定
D. 疑有脾脏数目及位置异常,包括内脏错位、功能性无脾、多脾、副脾、游离脾等
E. 以上均是


6.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全身骨显像适应证

A. 有恶性肿瘤病史,早期寻找骨转移灶,治疗后随诊
B. 诊断缺血性骨坏死
C. 临床可疑代谢性骨病
D. 确定骨密度
E. 早期诊断骨髓炎


7. [单选题]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的著名科学家是

A. Blumgart
B. Hevesy
C. 居里夫人(madame curie)
D. 居里
E. 费米


8. [单选题]进行放射性核素通气功能显像患者的准备,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患者取仰卧位
B. 帮助患者学会正确呼吸
C. 采集前位图像
D. 分别采集左肺野和右肺野
E. 探头不用靠患者太近


9. [单选题]进行放射性核素通气功能显像患者的准备,下面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患者取坐位
B. 帮助患者学会正确呼吸以配合检查
C. 采集后位图像
D. 分别采集左肺野和右肺野
E. 探头紧贴患者后背


10. [单选题]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不包括

A. 就业前应严格体检
B. 定期进行个人剂量监督
C.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D. 妊娠或可能妊娠妇女应减少或脱离与放射线的接触
E. 就业后出现任何放射性相关损伤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11. [单选题]γ射线和X射线既是电磁波,又是

A. 电子
B. 光电子
C. 光子
D. 康普顿电子
E. 自由电子


12.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

A. 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
B. 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
C.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D. 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E. 以上都对


13. [单选题]肺通气/灌注显像不“匹配”,即局部通气正常,灌注缺损,考虑可能为

A. 肺动脉栓塞
B. 肺部感染
C. 肺部肿瘤
D. 肺水肿
E. 肺气肿


14. [单选题]光子在与原子的作用中,把全部能量传递给一个轨道电子,使其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原子被电离,光子本身消失。这种作用方式是

A. 康普顿效应
B. 光电效应
C. 电子对生成
D. 弹性散射
E. 湮灭辐射


15. [单选题]SPECT的CFOV积分均匀性是指

A. 95%视野内全部像素中最大计数与最小计数的差与和的百分比
B. 95%视野内相邻五个像素为一组,找出两个像素最大计数差值,计算这两个计数差与和的百分比
C. 75%有效视野内全部像素中最大计数与最小计数的差与和的百分比
D. 75%有效视野内相邻五个像素为一组,找出两个像素最大计数差值,计算这两个计数差与和的百分比
E. 以上都不对


16. [单选题]儿童做肺灌注显像时,显像剂注射剂量为

A. 每公斤体重0.2~0.3MBq(0.005~0.008mCi)
B. 每公斤体重2~3MBq(0.05~0.08mCi)
C. 每公斤体重20~30MBq(0.5~0.8mCi)
D. 2~3MBq(0.05~0.08mCi)
E. 20~30MBq(0.5~0.8mCi)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nwlon9.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