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传染病学(中级)[代码:312]试题答疑(02.11)相关信息,更多2024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传染病学(中级)[代码:312]试题答疑(02.11)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艾滋病检测的对象不包括
A. 人体血液
B. 人体体液
C. 组织器官
D. 血液衍生物
E. 以上都不是
2. [单选题]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的含义
A. 医德修养是指医务人员闭门思过,修身养性的过程
B. 医德修养是指活到老、学到老的一种精神
C. 医德修养是指在医德方面勤奋学习(assiduous learning)、认真实践和涵养锻炼所达到一种医德品质
D. 医德修养是指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认真改造主观世界
E. 医德修养是指实践出真知,要认真参加社会实践
3. [单选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A.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医务人员疏忽而发生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
B.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医务人员过于自信而发生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
C.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医务人员技术原因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
D.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发生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
E.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
4. [单选题]医患交往是
A. 语言沟通
B. 非语言沟通
C. 技术水平沟通
D. 非技术水平沟通
E. 以上都正确
5. [单选题]筛窦肿瘤侵犯眼眶后易引起 ( )
A. 眼球向外移位
B. 眼球向外上移位
C. 眼球向前移位
D. 眼球向外下移位
E. 眼球向前上移位
6. [多选题]颈部开放性损伤可出现的症状包括
A. 失血性休克
B. 偏瘫
C. 呛咳
D. 颈部搏动性血肿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E. 呼吸困难
7. [多选题]鼻疖的治疗要点是:
A. 禁挤
B. 局部热敷
C. 抗生素治疗
D. 尽早切开引流
E. 糖皮质激素治疗
8. [单选题]女,55岁,咽部疼痛2个月,以左侧为甚,经抗炎治疗后症状略为好转,检查左侧扁桃体Ⅲ度肿大,右侧扁桃体Ⅰ度肿大,表面黏膜发红,尚光滑,左上、中颈部可扪及肿大淋巴结,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扁桃体周围脓肿
B. 急性扁桃体炎
C. 扁桃体肥大
D. 扁桃体肿瘤
E. 咽旁肿瘤
9. [单选题]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A. 鼠疫、艾滋病
B. 鼠疫、霍乱
C. 鼠疫、霍乱、艾滋病
D. 鼠疫、霍乱、伤寒、副伤寒
E. 鼠疫、霍乱、艾滋病、伤寒或副伤寒
10. [单选题]医学道德的意识现象和活动现象之间的关系是
A. 可以互相代替的
B. 可以互相补充的
C. 互不相干
D. 可以割裂的
E.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
11. [单选题]噪声性聋
A. 是一种混合性聋
B. 又称慢性声损伤
C. 是由频率大于20000Hz及小于16Hz的声音引起的
D. 噪声对人体的损害为听觉系统损害
E. 多由高强度脉冲噪声瞬时暴露引起
12. [单选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尸检的期限是
A. 死后12小时以内进行
B. 死后24小时以内进行
C. 死后48小时以内进行
D. 死后72小时以内进行
E. 死后84小时以内进行
13. [多选题]下列哪些情况暂不应行前庭功能检查
A. 刚服用了扩张血管的药物
B. 眩晕急性发作期
C. 颅内压增高
D. 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E. 脑血管意外急性期
14. [单选题]创伤性聋导致损害的部位而引起听力障碍的是
A. 鼓膜
B. 听骨链
C. 内耳
D. 听神经
E. 听觉中枢
15. [多选题]女性患者,20岁,吞食氢氧化钠5周,只能进流质。下列措施中可能被采用:
A. 食管镜下探条扩张术
B. 吞线扩张术
C. 记忆合金支架扩张术
D. 食管胃吻合术
E. 结肠代食管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