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核医学技术副高职称晋升每日一练(02月29日)相关信息,更多2024核医学技术副高职称晋升每日一练(02月29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一般下列哪一种不是肺灌注显像的适应证
A. 肺栓塞
B. 肺肿瘤
C. 过敏性肺炎
D. 肺源性心脏病
E.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
2. [单选题]有关内分泌系统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A. 可分为有创和无创检查两大类
B. 动脉造影、数字减影及血管内插管取样测定法等为有创检查
C. 动脉造影有一定的危险性,且操作复杂,不能作为首选
D. 核素显像与超声、X-CT、MRI均为无创检查
E. 以上都对
3.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肺通气显像的适应证
A. 了解呼吸道的通畅情况及各种肺疾病的通气功能变化,诊断气道阻塞性疾病
B. 评估药物或手术治疗前后的局部通气功能,观察疗效和指导治疗
C. 原因不明的肺动脉高压或右心负荷增加
D. 与肺灌注显像配合鉴别诊断肺栓塞和COPD
E. 监测患者肺呼吸功能及对治疗的反应
4. [单选题]关于呼吸系统的解剖和功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道和肺脏、胸廓(不包括膈肌)组成
B. 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上缘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
C. 右肺共有3叶10个肺段;而左肺共有2叶8个肺段
D. 肺泡是肺的基本单位
E. 上、下呼吸道分别仅有气体传导和气体交换的功能
5. [单选题]通过药物、运动或生理刺激干预以后,再进行的显像称为
A. 动态显像
B. 平面显像
C. 阳性显像
D. 阴性显像
E. 介入显像
6. [单选题]某患儿疑患多发性骨髓瘤,医生建议做SPECT全身骨显像检查,患儿家长认为有放射性而拒绝。对于放射性药物的小儿应用原则,下列哪项正确
A. 放射性药物剂量安全,一般情况下,放射性检查也可作为首选的方法
B. 一般可根据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按成人剂量折算,按年龄组粗算用药量
C. 1岁以内用成人用量的30%~50%
D. 1~3岁用成人用量的40%~70%
E. 6~15岁用成人用量的40%~70%
7. [单选题]用适当修正系数对吸收剂量进行修正,把吸收剂量与射线对生物机体的影响统一起来的量是
A. 照射量
B. 吸收剂量
C. 剂量当量
D. 比释动能
E. 传能线密度
8. [单选题]脑积水行脑室分流手术后观察分流导管通畅与否用 ( )
A. 脑静态显像
B. SPECT脑灌注显像
C. 脑池显像
D. 脑室显像
E. 放射性核素脑血管造影
9. [单选题]偏头痛患者rCBF显像常表现为
A. 发病时局部脑血流量增加,临床症状消失后又可恢复(can recover)正常
B. 发病时及临床症状消失后局部脑血流量均增加
C. 发病时局部脑血流量减低,临床症状消失后增加
D. 发病时局部脑血流量减低,临床症状消失后正常
E. 发病时及临床症状消失后局部脑血流量均减低
10. [单选题]室间隔缺损的流入道型(隔瓣下)超声最佳显示切面是
A. 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图
B. 胸骨旁心底短轴图
C. 胸骨旁或心尖四、五腔图
D. 右心室流出道长轴图
E. 左心室长轴图及心底短轴图
11. [单选题]早老性痴呆及血流灌注显像示 ( )
A. 病灶灌注减少或缺失,部分病例对侧小脑半球灌注减低
B. 基底节不对称灌注减低伴大脑各叶灌注减低
C. 间歇期(intermission)血流灌注减低,发作期病灶处灌注增高
D. 额、顶、颞叶为主的广泛血流灌注减少,表现为“分水岭”征
E. 血流灌注表现各异或减低或局灶性增高,或两者现象并存
12. [单选题]全身骨静态显像图显示右侧股骨附近出现一局限性放射性热区,随后应采取的最佳处理方式是
A. 让患者脱去该部位的衣物,并用肥皂和清水擦洗该部位皮肤
B. 更换真空型准直器后
C. 进行局部断层显像
D. 进行骨三时相显像
E. 进行骨四时相显像
13. [单选题]脑组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正常情况下几乎是其唯一的能量的是
A. 脂肪酸
B. 氨基酸
C. 葡萄糖
D. 乳酸
E. 蛋白质
14. [单选题]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A. 80%~90%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TGAb、TPOAb会升高
B.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可出现一过性TPOAb阳性
C. 甲亢患者TGAb、TPOAb浓度高者,抗甲状腺治疗效果不如阴性或抗体浓度低者,且停药后容易复发
D. TGAb和TPOAb的联合检测是诊断甲亢患者的重要手段
E. 正常人也可出现TGAb、TPOAb浓度增高
15. [单选题]肝占位病变的直径何种大小才能在肝显像中显示 ( )
A. >0.1cm
B. >0.2cm
C. >0.5cm
D. >1.0cm
E. >2.5~3.0cm
16. [单选题]静脉注射Tc-MDP进行全身骨显像的原理是
A. 细胞吞噬
B. 循环通路
C. 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
D. 合成代谢
E. 通透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