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10岁男孩,4周前曾患脓疱疹,3天来眼睑浮肿,尿少,肉眼血尿,血压20/14kPa(150/105mmHg),尿蛋白(+++),红细胞满视野,血红蛋白95g/L,ASO:800,血沉50mm/h,血尿素氮10mmol/L(28mg/dl),C3下降,最可能是( )。
A. 急性肾炎
B. 肾炎性肾病
C. IgA肾病
D. 急进性肾炎
E. 单纯性肾炎
2. [单选题]男性,4岁,自2岁起发现患儿行走无力,上楼困难,智力发育稍差。检查发现步行呈鸭步状态,从仰卧位起立困难,腓肠肌(gastrocnemius)有肥大。其诊断最可能为
A. DMD/BMD
B. 线粒体肌病
C. 脊髓肌萎缩症
D. 脑性瘫痪
E. 先天性肌病
3.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风湿热实验室检查的结果
A. C反应蛋白高可提示风湿活动
B. ASO升高,只能说明近期有过链球菌感染
C. 舞蹈病患儿的ASO一定增高
D.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是风湿活动的指标
E. 20%患儿的ASO可不增高
4. [多选题]下列哪些检查可协助诊断肝豆状核变性
A. 裂隙灯检查角膜K-F环
B. 血清铜蓝蛋白测定
C. 基因诊断
D. 24h尿铜测定
E. 同位素铜结合试验
5. [单选题]
B.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被豚鼠肾部分吸附,牛红细胞完全吸附 C.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被豚鼠肾完全吸附,牛红细胞部分吸附 D.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分别被豚鼠肾和牛红细胞完全吸附 E.嗜异性抗体1:32 正常人(normal)可有 正确答案:CC。嗜异性凝集反应又称Paul-Bun- nell反应。临床上常用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参考。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清中出现一种抗体,可使异种动物如绵羊、马等的红细胞起凝集反应,此抗体即称嗜异性抗体。正常人(normal)血清中也有一种嗜异性抗体称Forssman抗体,可被豚鼠肾完全吸收或被牛红细胞部分吸收;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嗜异性抗体可被豚鼠肾部分吸收和牛红细胞完全吸收,血清病患者血中抗体可被两者完全吸收。嗜异性凝集素效价从1:50~1:224均具有临床价值,一般认为其效价在1:80以上具诊断价值。
A.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分别被牛红细胞和豚鼠肾部分吸附B.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被豚鼠肾部分吸附,牛红细胞完全吸附
B.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被豚鼠肾完全吸附,牛红细胞部分吸附
C.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分别被豚鼠肾和牛红细胞完全吸附
D. 嗜异性抗体1:32
E. 正常人(normal)可有
6. [多选题]以下疾病中,属于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的有
A.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B. 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症
C. 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
D. 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E. 慢性肉芽肿病
7. [单选题]少数肝豆状核变性病人在肝功能损害前可出现
A. 缺铁性贫血
B. 感染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自身免疫性贫血
8. [单选题](82~86题共用备选答案)
A. 不消化食物发酵腐败的毒性产物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加
B. 肠毒素导致小肠绒毛上皮吸收Na+C1-、 H2O受抑制,并促进肠腺分泌C1-
C. 细菌侵入肠黏膜,引起充血、水肿、溃疡和渗出
D.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导致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能力受损
E. 天气过冷,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
F. 喂养不定时、喂养量或食,物成分不适当引起腹泻的发病机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