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免疫性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和发病机制是输入血液中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09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21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A。A.白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的白细胞抗体发生免疫反应 B.白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的细菌发生反应 C.红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相应抗体发生免疫反应 D.血浆蛋白在患者体内引起过敏反应 E.污染热原质导致发热性反应 更多骨外科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免疫性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和发病机制是输入血液中的

A. 白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的白细胞抗体发生免疫反应
B. 白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的细菌发生反应
C. 红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相应抗体发生免疫反应
D. 血浆蛋白在患者体内引起过敏反应
E. 污染热原质导致发热性反应


2. [单选题]足少阳胆经起于( )

A. 目内眦
B. 目外眦
C. 足第4趾外侧端
D. 足小趾外侧端
E. 眉毛外侧端


3. [单选题]女,18岁,自行车运动员(cyclist),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髌骨下疼痛,活动后加重,经休息可缓解。病情逐渐加重,膝软,上下楼梯困难。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胫骨结节骨软骨病(osteochondrosis)
B. 髌骨软骨软化症
C. 交叉韧带损伤
D. 半月板损伤
E. 侧副韧带损伤


4. [单选题]Risser征:Risser将髂棘分为4等份,骨化由髂前上棘向髂后上棘移动,不正确的是

A. 骨骺移动<25%为Ⅰ度
B. >50%为Ⅱ度
C. 骨骺与髂骨融合为Ⅴ度
D. 骨骺移动50%~75%为Ⅲ度
E. 骨骺移动25%~50%为Ⅱ度


5. [单选题]肩袖的构成

A. 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
B.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C.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D.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
E. 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


6. [单选题]下列不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特点的是

A. 无类风湿结节
B. 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
C. 非对称性周围关节炎
D. 附着点病
E. 与HLA-B27相关


7. [单选题]女性,14岁,右小腿酸痛2个月,进行性加重近1周,疼痛难忍,夜间尤其明显,伴发热38℃。体格检查:右胫骨中段膨隆,压痛,局部皮温增高。X线片显示胫骨中段骨质破坏,骨膜呈葱皮样改变。对诊断、鉴别诊断最有价值的是哪一项检查

A. X线平片
B. 核素骨扫描
C. CT
D. 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E. 组织活检,病理检查


8. [单选题]患者女,24岁。腰背痛6年,开始时腰骶部疼痛后腰骶部痛减轻,背痛加重,并逐渐出现驼背畸形。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RF(-),ASO 250 U,ESR 54 mm/h,HLA-B27(+)。初步诊断应首先考虑

A. 类风湿关节炎
B. DISH病
C.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
D. 脊柱结核
E. 腰背肌劳损


9. [单选题]脊柱损伤伤员的正确搬运方法是 ( )

A. 二人分别抱头抱脚平放于硬板上后送
B. 二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头、肩、臀和下肢,平放于帆布担架上后送
C. 一人抱起伤员放于门板担架上后送
D. 二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搬起平放于门板或担架上后送
E. 无搬运工具时可背负伤员后送


10. [单选题]人工关节使用的常用材料不包括

A. 陶瓷
B. 钛合金
C. 钴铬钼合金
D. 超高分子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polyethylene)
E. 不锈钢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o554w.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