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恶露不绝气虚失摄证的刺灸法是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18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60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BE。A.平补平泻 B.补泻兼施 C.补法 D.泻法 E.针灸并用 更多针灸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多选题]恶露不绝气虚失摄证的刺灸法是

A. 平补平泻
B. 补泻兼施
C. 补法
D. 泻法
E. 针灸并用


2. [单选题]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兼见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宜配

A. 膻中、太冲
B. 中脘、太白
C. 内关、太溪
D. 内关、申脉、照海
E. 四神聪、悬钟


3. [单选题]取头、面、胸、腹部腧穴最适宜选用

A. 仰卧位
B. 伏卧位
C. 侧卧位
D. 伏俯坐位
E. 侧伏坐位


4. [单选题]治疗胃痛取中脘、胃俞这属于哪种配穴法

A. 本经配穴法
B. 上下配穴法
C. 前后配穴法
D. 表里经配穴法
E. 左右配穴法


5.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虚证的临床表现

A. 腹胀满不减
B. 五心烦热
C. 午后微热
D. 声低息微
E. 畏寒喜加衣被


6. [单选题]患者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温喜按,饥饿或劳累后加剧,得食或休息后痛减,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最佳治法为

A. 温运脾阳、缓急止痛,以足阳明、足厥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B. 通调肠胃、行气导滞,以足阳明、足太阴及足太阳经穴为主
C. 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以足太阴、足阳明及任脉穴为主
D.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以足阳明、足厥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E. 清热导滞,行气止痛,以足厥阴、足阳明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7. [单选题]患儿睡中遗尿,平素少气懒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自汗出,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疗时除主穴外,还应用的腧穴是( )

A. 关元、中极、膀胱俞
B. 肾俞、命门、太溪
C. 行间、阴陵泉、太冲
D. 肺俞、气海、足三里
E. 百会、神门、三阴交


8. [单选题]"十四正经"是指

A. "十二经脉"加任、督脉
B. "十二经脉"加冲、带脉
C. "十二经脉"加阴维、阳维脉
D. "十二经脉"加阴跷、阳跷脉
E. "十二经脉"加冲、任脉


9. [单选题]在治疗高热症中,能宣肺解表,清泻阳明实热的穴位为

A. 大椎
B. 曲池
C. 内关
D. 外关
E. 风池


10. [单选题]针灸治疗噤口痢(fasting dysentery)除用基本处方外,还应加用

A. 关元、三阴交
B. 曲池、内庭
C. 大椎、中冲
D. 内关、中脘
E. 脾俞、神阙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ojg2o.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