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描述年龄别死亡率不正确的是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10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11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B。A.某年龄组死亡率=(同年该年龄组死亡人数/某年某年龄组平均人口数)×1000‰ B.年龄别死亡率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C.年龄别死亡率一般0岁组死亡率较高,10~14岁时,死亡率降至最低值 D.40岁以后,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E.女性死亡率普遍低于男性 更多疾病控制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描述年龄别死亡率不正确的是

A. 某年龄组死亡率=(同年该年龄组死亡人数/某年某年龄组平均人口数(average population number))×1000‰
B. 年龄别死亡率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C. 年龄别死亡率一般0岁组死亡率较高,10~14岁时,死亡率降至最低值
D. 40岁以后,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E. 女性死亡率普遍低于男性


2. [单选题]在流行病学的抽样研究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注意抽样方法
B. 减少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C. 样本越大越好
D. 杜绝重复、遗漏
E. 限制调查范围


3. [单选题]在死因统计分析中,死因顺位是按照的大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

A. 患病率
B. 死因别病死率
C. 发病率
D. 死因构成比
E. 某病病死率


4. [单选题]某工地农民工在工地食堂进餐后约1小时,多人出现口唇和指尖青紫,并伴有头晕、无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应首先考虑的是

A. 亚硝酸盐中毒
B.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C. 鲜黄花菜中毒
D. 毒蕈中毒
E. 发芽马铃薯中毒


5. [单选题]确定某因素与某病的联系强度用

A. 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 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C. 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
D. 某人群中该病的暴露率
E. 相对危险度


6. [单选题]在实验性研究中,目标人群是

A. 有工作目标的人群
B. 实际人群中的一个样本
C. 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人群
D. 研究结果所能推论到的总体人群
E. 以上都不是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orm5l.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