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心电学技术学(正高)2023相关专业每日一练(08月20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8-20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9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心电学技术学(正高)2023相关专业每日一练(08月20日)相关信息,更多心电学技术学(正高)2023相关专业每日一练(08月20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多选题]以下为Vereckei提出的aVR单导联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新流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存在房室分离,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B. aVR导联初始为R波,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C. aVR导联初始r波或q波时限>40ms,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D. aVR导联主波负向时,后支有顿挫,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E. QRS波初始40ms的除极速率(Vi值)≤QRS波终末40ms除极速率(Vt值)时,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2. [多选题]"二尖瓣型P波"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包括

A. 左心房肥大
B. 右心功能不全
C. 心房梗死
D. 房间阻滞
E.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3. [多选题]关于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心室率多为140~200次/分
B. 可见室性融合波
C. 多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D.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相等
E.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间的间期与心动过速RR间期无倍数关系


4. [多选题]可发生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有

A. 维拉帕米
B. 奎尼丁
C. 胺碘酮
D. 丙吡胺
E. 腺苷


5. [多选题]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是

A. 触发活动
B. 折返
C.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D. 房室交界区组织自律性增高
E. 电解质紊乱


6. [多选题]关于心房扑动说法正确的是

A. 令患者运动可促进房室传导,使房扑的心室率成倍数加速
B. 房扑时心室率极不规则
C. 房扑具有不稳定倾向
D. 房扑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E. 按摩颈动脉窦可终止心房扑动


7. [多选题]下列哪些措施可治疗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 毛花苷丙
B. 电击治疗
C. 利多卡因治疗
D. 胺碘酮
E. 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


8. [多选题]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时宜选用

A. 洋地黄
B. 安定
C. 胺碘酮
D. 普罗帕酮
E. 钙通道阻滞剂


9. [多选题]射频消融的适应症包括

A. 发作频繁的心梗后室速
B. 发作频繁乙室率不易控制的房扑
C. 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房颤
D. 反复发作的特发性室速
E.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0. [多选题]下述哪些情况适于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A. 心室颤动
B.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C.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阿斯综合征发作
D. 窦房传导阻滞引起严重心动过缓
E. 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晕厥和心室停顿


11. [多选题]以下为引起感知过度的常见原因的是

A. 感知阈值设置过高
B. 交叉感知
C. T波感知
D. 外源性干扰源,如交流电、电磁信号等
E. 内源性干扰,如肌电信号、电极后电位等


12.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心电图的正常范围

A. P波的宽度不超过0.11s
B. P-R间期在0.12~0.20s
C. QRS波群的宽度在0.06~0.10s之间
D. 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4
E. 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32~0.44s


13. [多选题]房室交界区性逸搏心电图表现为

A. 其后有代偿间歇
B. 逆行P波可位于QRS波群之前、之后
C. 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D. 提前出现的正常QRS波群
E. 长于正常PP间期的间歇后出现的正常的QRS波群,P波缺失


14. [多选题]关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 可出现房室分离
B. 可呈1:1房室传导
C. 可呈2:1房室传导
D. 可呈1:2室房传导
E. 以上都错


15. [多选题]关于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的表述,正确的是

A. Ⅱ、Ⅲ、aVF导联QRS波群常呈正向大R波
B. 胸导联QRS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图形
C. aVL导联QRS波群多呈QS波
D. 心室晚电位常为阳性
E. 主要发生机制为延迟后除极所致的触发活动


16. [多选题]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为

A. p波可出现在QRS波群之前或之后
B. PR间期<0.12秒
C. ST-T呈继发性改变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D. QRS波群时限>0.12秒
E. 波群起始部有DEltA波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ovnw6o.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