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T、B细胞表面共有的标志是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3-05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27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B。A.CD3 B.PWM-R C.绵羊红细胞受体 D.补体受体 E.CD80分子 更多临床医学检验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T、B细胞表面共有的标志是

A. CD3
B. PWM-R
C. 绵羊红细胞受体
D. 补体受体
E. CD80分子


2. [单选题]排卵后黄体萎缩是由于血中哪种激素水平下降

A. 前列腺素水平下降
B. 雄激素水平(testosterone level)下降
C. 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下降
D. 雌激素水平下降
E. 孕激素水平(progesterone levels)下降


3. [多选题]按照细菌所需要的气体,将细菌分为

A. 需氧菌
B. 微需氧菌
C. 厌氧菌
D. 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
E. 嗜氧菌


4. [单选题]小脑分为三个功能区,各个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

A. 前庭小脑参与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
B. 脊髓小脑参与随意运动的协调和肌紧张的调节
C. 皮层小脑与躯体平衡和眼球运动的控制有关
D. 前庭小脑损伤时可引起意向性震颤
E. 位置性眼震颤是皮层小脑病变引起


5. [单选题]有关NK细胞杀瘤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 ( )

A. 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引起肿瘤细胞坏死或凋亡
B. 无需预先活化,即可直接杀瘤
C. 可依赖抗体通过ADCC方式杀瘤
D. 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肿瘤细胞调亡
E. 受MHC限制性


6. [单选题]患儿突然发热、咽痛、"杨梅舌",病后第3天,耳后颈部出现皮疹,然后发展为全身弥漫性鲜红皮疹,疹退后有皮屑。咽拭子培养的结果亦支持此病是猩红热。猩红热皮疹产生的原因是

A. 链球菌溶血素的毒性作用
B. 链球菌致热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 透明质酸酶的扩散作用
D. 链球菌DNA酶的扩散作用
E. 链球菌链激酶的扩散作用


7. [单选题]惟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是

A. IgD   
B. IgE   
C. IgG   
D. IgA   
E. IgM


8. [单选题]下列对磷生理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B. 构成骨盐成分
C. 不参与细胞膜的组成
D. 参与体内能量代谢
E. 缓冲体系的成分,参与维持酸碱平衡


9. [单选题]维生素C是维持何种酶活性所必需的辅助因子( )

A. 酰化酶
B. 羧化酶
C. 羟化酶
D. 脱氢酶
E. 脱羧酶


10. [单选题]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凭借什么器官吸附于肠粘膜上( )

A. 前鞭毛
B. 吸盘
C. 腹鞭毛
D. 后鞭毛
E. 尾鞭毛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vm1oro.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