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卫生2024急救护理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实战模拟每日一练(02月20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02-20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71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卫生2024急救护理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实战模拟每日一练(02月20日)相关信息,更多卫生2024急救护理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实战模拟每日一练(02月20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高温作业工人的职业病是

A. 热射病
B. 热痉挛
C. 热衰竭
D. 中暑
E. 日射病(sunstroke)


2. [单选题]男,60岁,煤气中毒一天后来院,深昏迷,休克、尿少、血COHb60%,此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病情属

A. 轻度中毒
B. 中度中毒
C. 重度中毒
D. 极度中毒
E. 慢性中毒


3. [单选题]一急诊胸前区疼痛病人你用分诊技巧是

A. SOAP分诊公式
B. PQRST分诊公式
C. CRAMS评分法
D. QRS分诊公式
E. RSTRS评分法


4. [单选题]女性,60岁,患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血压10/8kPa(75/60mmHg),脉搏132次/分,每小时尿量<20ml,用心血管药时宜首选

A. 去甲肾上腺素
B. 异丙肾上腺素
C. 间羟胺(阿拉明)
D. 苯肾上腺素
E. 多巴胺


5. [单选题]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持续滴注垂体后叶素不出现下列哪种不良反应( )

A. 腹痛
B. 血压升高
C. 心律失常
D. 心绞痛
E. 血压下降


6. [单选题]患者,男性,前额及眶部因车祸撞伤,结膜下出血,鼻部不断流出血性液体,最常见于( )

A. 额骨骨折
B. 面部挫伤
C. 颅前窝骨折
D. 颅中窝骨折
E. 鼻骨骨折


7. [单选题]有机磷杀虫药的特殊气味是 ( )

A. 苦杏仁味
B. 铜臭味
C. 大蒜味
D. 酒味
E. 臭鸡蛋味


8. [单选题]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大量利尿后,每日补液量以多少为宜

A. 每日补液3000~3500ml
B. 每日补液相当于尿量
C. 相当于每日排出尿量的1/3~1/2
D. 少于每日排出水分的1/2
E. 多于每日排出尿量的1/2


9. [单选题]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原因为( )

A. 心肌炎
B. 脓毒性休克
C. 二尖瓣反流
D. 急性心肌梗死
E. 心律失常


10.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不是终止复苏的指标

A. 病人已有自主呼吸
B. 病人已有脉搏
C. 病人血压可测得
D. 救护车已到
E. 病人已确定死亡


11. [单选题]ICU医师和护士人数配备要求

A. 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
B. 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7∶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2.5∶1以上
C. 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6∶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2∶1以上
D. 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9∶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5∶1以上
E. 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5∶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2.5∶1以上


12. [多选题]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诊救护措施,正确的有( )

A. 洗胃一般选用1%~2%碳酸氢钠液
B. 对硫磷中毒选用高锰酸钾洗胃
C. 应用50%硫酸镁导泻
D. 应用阿托品
E. 应用特效解毒剂解磷定


13. [单选题]以下哪种因素一般不会改变患者的热型( )

A. 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B. 解热药的应用
C. 物理降温的实施
D. 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
E. 发热伴随症状的多少


14. [单选题]脑损伤患者进行冬眠低温疗法,正确的是( )

A. 用药前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B. 先物理降温,半小时后再使用冬眠药物
C. 注射冬眠药物后,半小时以后不宜搬动患者
D. 冬眠期间,每4~6h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并详细记录
E. 停止冬眠低温治疗时,应先停冬眠药物,后停物理降温


15. [单选题]产褥期过早参加体力劳动,容易导致的并发症是

A. 伤口裂开
B. 阴道血肿
C. 产褥期感染
D. 阴道壁膨出
E. 子宫复旧不良


16. [单选题]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人体皮肤温度时,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

A. 辐射
B. 对流
C. 传导
D. 蒸发
E. 发汗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w12oon.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