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害最常发生于起病的第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26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83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C。A.10天内 B.10~14天 C.14~28天 D.1~2个月 E.以上都不是 更多小儿内科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害最常发生于起病的第

A. 10天内
B. 10~14天
C. 14~28天
D. 1~2个月
E. 以上都不是


2. [单选题]迁延性腹泻的治疗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长期使用(long-term use)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B. 禁食时间要长,有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
C. 长期应用脱脂奶粉
D. 寻找并解除病程迁延原因,积极治疗并发症
E. 可试用抗病毒药物


3. [单选题]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病理特点是

A. 幽门肌层增厚,以纵肌为主
B. 幽门肌层增厚,以环肌为主
C. 胃扭转
D. 幽门长短不变,但明显增宽
E. 幽门肌层增厚,纵切面呈菱形


4. [多选题]不符合(inconformity)细菌性痢疾诊断的粪便检查是

A. 黏液以白细胞为主
B. 破碎细胞多见
C. 可见大量肠黏膜上皮细胞
D. 巨噬细胞多见
E. 血腥臭味


5. [多选题]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些正确( )

A. 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B. 脑膜炎的性质属于化脓性
C. 皮肤瘀点和瘀斑少见
D. 感染后绝大多数表现为败血症或脑膜炎
E. 脑膜刺激征均阳性


6. [单选题]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中,最不可能的是

A. 组织因子释放和因子Ⅻ激活,启动内、外源凝血系统
B. 血细胞破坏,血小板激活
C. 凝血因子与炎症递质激活
D. 纤溶酶活性抑制
E.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降低


7. [单选题]不属于气道梗阻引起的呼吸衰竭是

A. 咽后壁脓肿
B. 声门下狭窄
C. 吉兰-巴雷综合征,咳嗽无力造成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D. 脑炎昏迷致舌根后坠
E. ARDS


8. [单选题]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A. 网织红细胞
B. 母子血型
C. 血常规
D. 红细胞脆性试验
E. 抗人球蛋白试验


9. [多选题]小儿易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有

A. 婴幼儿缺乏鼻毛
B. 呼吸道黏膜柔嫩,血管丰富
C. 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功能差
D. CD4细胞偏低
E. SIgA、血清IgA、IgM、IgG均偏低


10. [单选题]12月上旬,8个月婴儿来诊,呕吐、腹泻2天伴发热、咳嗽,大便10余次/天,水样便,呕吐5-6次/天。查体:皮肤干燥、弹性差,口唇樱桃红,前囟、眼窝凹陷,腱反射弱。大便镜检:白细胞0~2个/HP,下列治疗不当的是( )

A. 依脱水程度补液
B. 及时应用抗生素
C. 补液的同时纠正酸中毒
D. 见尿补钾
E. 暂停乳类,代以豆类代乳品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w28g5n.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