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健康教育中级专业2024往年考试试卷(9AC)相关信息,更多健康教育中级专业2024往年考试试卷(9AC)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关于血清流行病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血清流行病学是应用血清学技术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epidemiological study),因此仍遵循流行病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B. 通过对血清中各种成分出现和分布的研究,阐明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及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
C. 血清流行病学可用于研究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探索暴发事件的因素
D. 血清流行病学用于研究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不用于病因未明疾病的研究
E. 预测,考核预防效果
2. [单选题]某人误食某种物质1小时候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肌震颤、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呼出气体有大蒜样恶臭,该人可能是
A. 有机磷农药中毒
B. 有机氯农药中毒
C. 亚硝酸盐中毒
D. 含砷杀虫剂中毒
E. 毒蕈中毒
3. [单选题]公害是指
A. 人类的生产活动使大量的有害物质排入环境,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的事件
B. 人类的生活活动使大量的有害物质排入环境,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的事件
C. 由于自然的原因造成广泛的环境污染,引起对居民健康的严重危害和生态的破坏
D. 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广泛的环境污染,引起对居民健康的严重危害和生态的破坏
E.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造成广泛的环境污染,引起对居民健康的严重危害和生态的破坏
4. [单选题]发生职业性疾患所需具备的作用条件有
A. 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个体危险因素,其中个体危险因素是决定机体所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
B. 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的浓度(强度),其中接触机会和接触方式是决定机体所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
C. 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的浓度(强度),其中接触机会和接触时间是决定机体所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
D. 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的浓度(强度),其中接触时间和接触浓度(强度)是决定机体所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
E. 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的浓度(强度),其中接触方式和接触浓度(强度)是决定机体所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
5.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传染病防治工作方针与原则是
A.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B. 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C.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E. 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6. [单选题]相对存在严重职业健康问题的企业是
A. 国有企业
B. 外资企业
C. 乡镇企业
D. 个体手工业
E. 中外合资企业
7. [单选题]某地有20万人口,1998年全死因死亡2000人,同年有结核病患者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人为男性。该地1998年粗死亡率为
A. 300/10万
B. 60/1000
C. 10/1000
D. 100/1000
E. 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8. [单选题]世界卫生组织阿拉木图宣言对健康的定义是( )
A. 健康是没有疾病与虚弱,心理状态好
B. 健康是没有疾病,身体强壮,生长发育正常
C.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与虚弱,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
D. 健康是身体无疾病
E. 健康是生理上健康,心理良好
9. [单选题]发现甲类传染病及疑似病例的报告时间在农村为
A. 3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E. 48小时
10. [单选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过早死亡与下列哪项有关
A. 生物因素
B. 治疗不当
C. 不良行为与不科学(unscientific)的生活方式
D. 卫生服务不好
E. 医疗技术落后
11. [单选题]专题小组讨论对会议主持人要求应具有良好人格特征、人际交流技巧、善于观察和倾听并保持
A. 中立态度
B. 热情态度
C. 开朗态度
D. 活泼态度
E. 端庄态度
12. [单选题]对某地200名16岁中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发现近视者的人数为54人,该资料属于( )
A. 等级资料
B. 计量资料
C. 计数资料
D. 经变量转换也可作为计量资料
E.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3. [单选题]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盲法
B.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C. 设立对照组
D. 不设立对照组
E. 统计学检验
14. [单选题]对学习需求的评估,错误的是
A. 收集病人主客观资料
B. 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C. 通过观察病人的行为收集病人资料
D. 一次性评估病人学习需求
E. 与护理评估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