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4卫生职称口腔内科(中级)专项训练每日一练(01月19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01-19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882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卫生职称口腔内科(中级)专项训练每日一练(01月19日)相关信息,更多2024卫生职称口腔内科(中级)专项训练每日一练(01月19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最常用的胺活化剂是

A. 樟脑醌
B. 过氧化苯甲酰(BPO)
C. N,N-二乙基对甲苯胺(DHET)
D. N,N-二甲胺甲基丙烯酸乙酯
E. 三丁基硼


2. [单选题]根尖周肉芽肿X线片上的表现特点是

A. 根尖周透影区边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周围骨质较疏松而呈云雾状
B. 根尖周有圆形的透射影像,边界清晰,周围骨质正常或稍显致密,透射区直径一般小于1cm
C. 根尖周有较大的圆形透射影像,边界清晰,并有一圈由致密骨组成的阻射白线围绕
D. 根尖部局限性的骨质致密阻射影像
E. 根尖部有一圆形透射影像,边界清晰


3. [单选题]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最常用的引发体系是

A. 樟脑醌敏感波长400~500nm
B. 樟脑醌敏感波长300~400nm
C. 过氧化苯甲酰敏感波长400~500nm
D. 过氧化苯甲酰敏感波长300~400nm
E. 三丁基硼敏感波长400~500nm


4. [单选题]牙体大面积龋损修复时,关于固位钉下面错误的是

A. 固位钉在修复体中的部分为抗力臂
B. 避让牙尖下的髓角和正对根分叉的薄弱区
C. 钉道的方向与牙面平行
D. 对修复体和牙体组织均产生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E. 粘固钉对牙体组织几乎不产生应力,因此固位力不强


5. [单选题]下列在宿主体内繁殖或侵袭而导致感染的是

A. 各种生物因子
B. 细菌
C. 微生物
D. 病毒
E. 衣原体


6. [单选题]检查某班15岁学生50名,其中患龋病者10人,龋失补牙数为:D=70M=2F=8,龋失补牙面数为:D=210,M=10,F=15,这班学生龋面均为

A. 0.8
B. 1.4
C. 1.6
D. 4.2
E. 4.7


7. [单选题]口腔流行病学主要研究

A. 牙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
B. 口腔疾病在人群中分布规律
C. 口腔疾病和健康规律
D. 口腔疾病预防规律
E. 口腔保健计划


8. [单选题]关于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牙齿的移动距离越大,根吸收越明显
B. 女性患者牙根吸收的发生率比男性高
C. 成人患者比儿童患者易发生根吸收
D. 疗程越长,根吸收越易发生、程度越明显
E. 带环对龈缘的机械刺激


9. [单选题]根据解剖知识,下列与左侧面神经核上瘫不符的症状或体征是

A. 右侧鼻唇沟变浅
B. 右侧鼓腮无力
C. 右侧额纹消失
D. 右侧口角上提障碍
E. 食物易存留于右侧口腔前庭(vestibule of mouth)


10. [单选题]被认为是重要的致龋菌的为

A. 变形链球菌
B. 血链球菌
C. 消化链球菌
D. 乳杆菌属
E. 放线菌属


11. [单选题]有关固定桥桥体轴面的设计中错误的是

A. 舌侧邻间隙应扩大
B. 轴面突度有利于自洁
C. 可通过唇面的形态调整以达到与邻牙视觉上的协调
D. 唇颊侧颈缘线的位置与邻牙协调
E. 唇颊舌侧的邻间隙应与同名牙一致


12. [单选题]后磨牙修复体邻面接触点的位置应恢复在

A. 1/3
B. 1/3中份
C. 1/2
D. 1/2中份
E. 龈1/3中份


13. [单选题]以浆液性腺泡形成的纯浆液性腺体为( )

A. 腭腺
B. 腮腺
C. 下颌下腺
D. 舌下腺
E. 舌后腺


14. [单选题]牙周外科手术常用的是 ( )

A. 移骨术
B. 植骨术
C. 牙槽骨成形术
D. 牙槽骨切除术(alveolectomy)
E. 以上均不对


15. [单选题]可造成牙周组织炎症的因素是

A. 烤瓷冠边缘与牙面不密合
B. 冠修复体颊面形成一定凸度
C. 修复体与邻牙有接触
D. 修复体与对颌牙有接触
E. 正畸过程中的加力


16. [单选题]颊黏膜肿块3个月,疼痛,下唇麻木1个月,最可能是

A. 颊黏膜腺泡细胞癌
B. 鳞癌
C. 恶性混合瘤
D. 腺样囊性癌
E. 黏液表皮样癌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wkjo62.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