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血液保存液ACD的抗凝作用原理主要是试剂能结合( )。
A. 纤维蛋白原
B. Mg2+
C. 补体
D. Fe3+
E. Ca2+
2. [单选题]人类利用微生物资源开发的产品有
A. 青霉素、链霉素、黄曲霉素(aflatoxin)
B. 四环素、卡拉霉素、干扰素
C. 米酒、酸奶、豆豉
D. 疫苗、链霉素、头孢霉素
E. 以上都是
3. [单选题]超急性排斥反应是由于
A. 非免疫因素介导的移植排斥发应
B. 受者T细胞直接识别供者组织抗原后产生细胞免疫应答引起的移植排斥发应
C. 受者T细胞间接识别供者组织抗原后产生细胞免疫应答引起的移植排斥发应
D. 受者体内预先存在抗供者组织抗原的抗体引起的移植排斥发应
E. 受者T细胞识别供者MHC后发生的的排斥反应
4. [单选题]不可能(impossible)干扰“M”蛋白检测分析的因素有
A. 严重溶血的标本
B. 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标本
C. 尿毒症患者的血标本
D. 高免疫球蛋白的血标本
E. 冷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emia)的标本
5. [单选题]关于生物素标记蛋白质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根据抗原或抗体分子结构中所带可标记基团的种类以及分子的理化性质,选择相应的活化生物素和反应条件
B. 活化生物素与待标记抗原或抗体可以是任意比例
C. 在生物素与被标记物之间加入交联臂样结构可减少空间位阻影响
D. 生物素与抗原、抗体等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后者的免疫活性
E. 生物素标记酶时会影响其免疫活性
6. [单选题]IgG分子经木瓜酶分解为
A. 2个Fab段和1个Fc段
B. 2个Fc段为1个Fab段
C. 2个F(ab)′段和1个Fc段
D. 2个Fc′段和1个F(ab)′段
E. 2个Fab段
7. [单选题]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常提示( )。
A. 预后不良
B. 预后良好
C. 机体抵抗力好
D. 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E. 中性粒细胞成熟障碍
8. [单选题]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的优点叙述错误的是
A. 所用载体为对蛋白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NC膜
B. 检测灵敏度较一般ELISA高2~3倍
C. 试剂用量较一般ELISA节约
D. 判断结果时不需要特殊设备
E. 吸附抗原(抗体)或已有结果的NC膜可长期保存
9. [单选题]糖原累积病Ⅰ型是由于缺乏下列哪种酶
A. 苯丙氨酸羟化酶
B. 氨基己糖酶
C. 酪氨酸酶
D. 葡萄糖-6-磷酸酶
E. 半乳糖I-磷酸-尿苷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