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急性糜烂性胃炎的确诊应依据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3-01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65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D。A.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B.胃液分析 C.X线胃肠钡餐检查 D.急诊胃镜检查 E.腹部B超 更多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急性糜烂性胃炎的确诊应依据

A.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B. 胃液分析
C. X线胃肠钡餐检查
D. 急诊胃镜检查
E. 腹部B超


2. [单选题]关于前(间接)致癌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必须经代谢活化才具有致癌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前致癌物
B. 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加单氧酶是最重要的代谢活化酶
C. 催化二相结合反应的代谢酶没有代谢活化作用
D. 前致癌物经代谢活化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terminal cancerogen)
E. 前致癌物原型不是亲电子剂,与DNA不能直接反应


3. [单选题]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

A. 脊髓灰质炎
B. 麻疹
C. 狂犬病
D. 黄热病(yellow fever)
E. 登革热


4. [单选题]下列关于相对数表述正确的是

A. 治疗2人治愈1人,其治愈率为50%
B. 构成比和率的作用是相同的
C. 几个组的率可直接相加求平均率
D. 内部构成比影响总率比较时要作率的标准
E. 计算相对比时分子和分母必须性质相同


5. [单选题]1990年对某钢铁公司(steel corporation)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micronucleus rate of lymphocytes in per)进行了测试。结果141例放射工作者的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943‰,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31‰,95%正常值范围0~1‰,放射工作者微核率虽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停止接触后,此种差异仍然维持一年,但处于正常值范围,是否有损害作用。有助于评价的指标是

A.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公认的"正常值"范围内,停止接触后仍持续一年
B.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常值范围内,在应激状态下,此种差异更明显
C. 与对照组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其数值不在正常值范围内
D. 与对照组相比,微核率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E. 以上都有损害作用


6. [单选题]下列有关生存时间的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 流行病学研究中,从开始接触某危险因素至某病发病所经历的时间
B. 乳腺增生症妇女药物治疗或理疗后阳性体征消失至首次复发的时间
C. 肺癌患者从手术治疗开始到死亡的时间
D. 急性白血病患者从治疗开始到缓解的时间
E. 一个人实际存活的时间


7. [单选题]识别抗原,并把识别信号传递到T细胞内的是

A. TCR-CD3复合物
B. mIg
C. FeR
D. C3bR
E. BCR复合物


8. [单选题]耳、肾毒性最低的氨基糖苷类药物是

A. 卡那霉素
B. 庆大霉素
C. 西索米星
D. 奈替米星
E. 新霉素


9. [单选题]组成核酸分子的碱基主要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E. 6种


10. [单选题]某医院收住一个肺炎患儿,在他入院后5天,发现其患了麻疹。你判断麻疹是

A. 幼儿园感染带入医院
B. 院外感染院内发病
C. 院内感染院内发病
D. 很难判定感染来源
E. 家庭内感染带入医院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y2r892.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